“有了这个规矩,村里办酒席的少了,孝老爱亲、捐资助学的多了,我们再也不为送不起的‘人情债’发愁了。”近日,宁远县中和镇坦坝村村民杨晓陆说起现在的生活,脸上乐开了花。
坦坝村是一个有着1700人口的大村,以前哪家做红白喜事,一场宴席就是三四十桌,光吃酒都要花费不少费用。为刹住办酒歪风,坦坝村把红白喜事贺礼一律不超过100元、酒席不超过20桌、不准燃放烟花爆竹等文明节俭新村风纳入村规民约中。除了治理滥办酒席,村里还把尊师重教、孝老敬老写入村规民约,并成立助学基金会。目前,村民已累计向助学基金会捐款130多万元,为60多名学子发放了助学金。其实,坦坝村的改变只是该县“清廉乡村”建设一个缩影。
近年来,宁远县全面推进“清廉乡村”建设,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促深化、三年见成效的“路线图”,持续擦亮乡村廉洁底色。在“清廉乡村”建设过程中,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开展了“家风倡廉村规拒腐”活动,全县422个村、社区把廉洁勤俭新风尚写入到了村规民约中。
“坚决相信和拥护党委和政府,不瞎乱议论党和政府决策,不捕风捉影乱说党和政府领导坏话,不随便乱发没有事实依据的微信,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该县中和镇白田村将“政治纪律”列为村规民约的首条。白田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林祥胜说,把“政治纪律”写入了村规民约,让群众成为“清廉乡村”的参与者、受益者、推动者。
乡村廉不廉,干部是关健。针对一些农村干部滥用职权、违规开支、优亲厚友等“微腐败”问题,该县出台了‘十个一律’免职的规定,对不按规定落实村务公开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例会制度,滥用职权、刁难群众、吃拿卡要、优亲厚友、欺侮殴打群众等10种行为,一律依程序先免职(停职),再依纪依规依法处理。近两年来,该县反映履职尽责不到位、损害群众利益等基层干部违纪违法的信访举报案件大幅下降。
制度的硬约束不可或缺,文化的软指标也不容忽视。在推进“清廉乡村”建设中,该县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清廉因子,依托“一乡一品”“一村一特色”,打造了下灌村让第家风村史馆、舂水村崇文重教家风宗祠、琵琶岗村的相国家风、平田村耕读家风馆等20余个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清廉文化品牌。“清廉乡村是载体,也是阵地,我们将通过清廉乡村建设,实现村务清明、村风清朗、干群清爽、邻里清和,为乡村振兴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该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宁远县纪委监委 单明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