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要闻栏目报道了一起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坝黄镇办理省委巡视转办信访件不作为的典型案例。面对巡视转办的信访件,该镇负责牵头核实整改的副镇长吴远旺不作为、走过场,最终受到了党纪处分。
案例介绍,省委巡视转办了一件坝黄镇太坪村田坝组建档立卡五保贫困户卢某某未能拿到1.5万元的危房改造补贴的信访件。负责核实办理该信访件的坝黄镇副镇长吴远旺在处理过程中,仅凭目测、估算、听取施工方口头陈述的方式便认定“不存在危改资金漏失、不知去向问题”。不久后,碧江区纪委监委查实卢某某户危房改造项目实际只开支了1.1413万元,剩余的0.36万元资金被村委会主任卢继权占为己有,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
事后吴远旺说各方面情况与认定的差不多,一个“差不多”暴露出他的懒政怠政思想,最终导致其在核实信访件的工作中粗枝大叶、不求甚解,不穷原竟委,更不精益求精。“差不多”其实就是走形式、走过场,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凡事只求“差不多”就是做表面功夫,应付上级,只会“不及格”,最终还要“挨板子”。
近年来,各地纪检监察机关也通报了很多类似的典型案例。有的漠视群众利益,对群众反映强烈、上级交办的问题无动于衷、消极应付;有的贯彻执行党中央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不力,工作敷衍塞责,不担当、不作为;有的工作浮于表面、懈怠应付、失察失职,造成不良影响……诸如此类“差不多”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必须严厉整治。广大党员干部当汲取教训,引以为戒。
“差不多”实际上也是一种敷衍的态度,是懒、是散漫。工作散漫,往往就体现在不注重细节上面,往深了说,就是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作风不严,是党性不纯、敬畏心缺失的表现,自然工作质量、高度就会大打折扣。在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的当下,依然信奉“差不多就行”,寄希望“和和稀泥”,蒙混过关,无异于挑战纪律“底线”和法律“高线”,就是作茧自缚、给自己“挖坑”。把“差不多”当作漠视群众利益的“理由”,吴远旺的结局就是最好证明。
正所谓“睹微知著、防微成著”,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纵深推进,查细查小、无微不“治”已成为监督执纪的常态。对党员干部来说,与其抱着“差不多”的“理由”得过且过,不如认真审视和纠正思想和行为上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多“动手”、少“动口”,细致认真、不讲形式、不走过场,以过硬的作风完成工作的“最后一公里”。(雁峰区纪委监委 谭琼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