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长沙市2011年GDP可达5600亿元 本报12月30日讯( 陶小爱)今天,从长沙市经济工作会议上获悉:长沙今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可达5600亿元,同比增长14%;辖内财政收入达1206.3亿元,增...
长沙市2011年GDP可达5600亿元
本报12月30日讯( 陶小爱)今天,从长沙市经济工作会议上获悉:长沙今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可达5600亿元,同比增长14%;辖内财政收入达1206.3亿元,增长33.8%。“十二五”开局之年凯歌高奏。 连续高位增长的长沙市,大举实施产业转型升级。长沙经开区、长沙高开区双双晋级为千亿园区,高新技术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市域企业实现利润增长27.3%。现代服务业异军突起,服务外包和旅游收入分别实现300亿元、582.2亿元。今年,又有瑞吉、万豪等6家国际品牌酒店入驻,戴尔、花旗银行等7家世界500强企业成功落户,到位资金达45亿美元。 一手抓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重大项目推进,长沙市以“两帮两促”为抓手,强力推进项目开工建设,金融危机中敲定的30个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营盘路湘江隧道提前一年竣工通车,地铁一、二号线,望城撤县改区使长沙城区面积增加一倍……一个个重大项目及重大举措,让长沙发展驶入一个新的更大的空间和平台。 长沙县财政总收入突破120亿元 成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 本报12月30日讯( 刘凌 熊鹰)长沙县今天双喜临门,县财政局关账后显示:今年全县财政总收入达120亿元,同比增长60%。与此同时,该县从南京捧回了“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的金杯,这是长沙县自2009年以来连续第3年获此殊荣。 近几年来,长沙县坚持将70%以上的新增财力向民本民生倾斜,老百姓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今年,长沙县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达47.9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77%。全年社会保障支出达5.32亿元,在长沙市率先实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一体化运作。全年教育支出达8.6亿元,医疗卫生支出达3.9亿元,农林水事务支出预算达6.25亿元。长沙县一项又一项惠民举措落实到百姓头上,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着百姓心田。 Tags:长沙 中国 最具 幸福 幸福感 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