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家动辄言诗,潘天寿不以诗才自诩。
与其师吴昌硕为现代书画界四大宗师之一的潘天涛,其典范之作:《映日》、《竹菊》、《露气》、《雨霁》、《荷花》、《雁荡山花》、《小龙湫一角》等,甚称经典之中的经典。 潘天寿作画,笔墨恣肆,一味霸悍。穿插避让,起落有致,来去自如,绝无赘笔。与其师吴昌硕是毫无争议的开宗立派的大师。 缘于当年有位国画权威挟洋自重,以西画改造国画,以美学代替宗教,浙江美院的前身——杭州国立艺专的绘画系,受到的冲击甚大,成了传统美术界的“殖民地”。盛名于大半个中国的杭州老美院,每周二十四节课中,西画安排了二十节课。每周只有四节课学习国画,磨墨又花去了一半时间,以至于有“磨墨派"和“研墨系"之称。 四节课中,差不多都给磨墨挥霍了。即便如此,潘天寿依旧按时上课。由于学生听课自由,热忱于“崇洋媚外、喜新厌旧",有时教室空空如也,有时仅一个学生——彦涵。作为一位开宗立派的大师:潘天寿孤独而寂寞的站在讲台上,不知所措。鲜花与掌声,老师声情并茂的讲,学生专心致致的听,这些,统统的没有。当然,这一尴尬的现象并非浙美的专利。
潘天寿在美术界如同定海神针,但是薪火不曾传,其门下弟子,没有成气候之辈,先生生前已经唏嘘万分,感慨不已。潘老之后,浙派诸家,如: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笔、越来越秃,纸、越来越精,活、越来越细,艺、越来越俗。冥冥之中,潘老回首,自己的看家本领,己成绝唱。
潘天寿作画,简单、明快、强悍、苍凉,几根线条构筑成坚固而祥和的画面,却又不乏危崖坠石之感。
质疑“素描乃一切造型之基础”的潘天寿,成了一代宗师。立此论者,也非泛泛之辈。
质疑,绝非坏事,凭实力质疑,才是真正的质疑。否则,狂且妄也。
作为画家的我,向潘天寿低下高贵的头颅。因为他凭实力质疑美术界的崇洋媚外。
![]()
佘汉武个人简介:
佘汉武,湖南长沙望城人,生于1968年11月。二十岁时偶然遇上湖南大学副校长谢彦玮教授,教授视为奇才。送其至老朋友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研究室主任谭修教授门下学习诗词联曲赋,同时拜八十高龄的刘家传先生(原总理朱镕基先生的老师)学习古文学,前后五年。
1993年在湘潭白石文艺开发公司工作时,拜齐白石大师的三孙齐金平先生为师学习齐派画,画虾得齐派不传之妙。1995年入湖南老画家伍祥干先生门下学习花鸟画。同年,在当代诗坛巨擘熊东遨先生的关心下到湖南机械进出口集团工作。近距离向先生学习诗词联曲赋的创作…… 1999年回乡务农。蛰居乡野餐饮林泉。30年来画马过十万匹,为江苏江阴华夏书画院沈小洪院长画千米长卷万骏图(此画一公里长),沈小洪先生代我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为广东阳江阳西大垌山万佛净业寺弘隆方丈画千米长卷万骏图(此画一公里长)。数十年来,从县级刊物至《作家报》《诗刊》等刊物上发表作品四千余件。出版《画马三日通》、《画虾三日通》《画鸟三日通》等专著多部。诗联作品在长沙郭亮故居、新华联铜官窑、岳阳县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西安皇城古庙、尤溪朱熹故里等数十处刻匾或勒石。湖南卫视、经视等为佘汉武作过报道。参加镇、区、市、省及全国性的美术展多次。
诗、词、联、文、书、画等作品获各类等级奖计三百余次(证书佐证)。
地址:410218、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格塘镇茯林新塘218号。
电话:15616217215(手机号即微信号)
佘汉武作品欣赏:
![]() ![]() ![]() ![]() ![]() ![]() ![]() ![]()
来源:湖南民生在线
作者:佘汉武
编辑:徐满哥
一审:徐满哥
二审:余 生
三审:吴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