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个人文学爱好网-湖南民生在线-湖南民生网-湖南民生在线网

当前位置: > 公益·慈善 >

他的人生因农科而精彩 ——江克平同志服务“三农”的故事

桃源县老科协 陈元林
时间:2022-01-03 14:55来源:湖南民生在线 责任编辑:叶紫君
  江克平,男,中共党员,高级农艺师,青林乡退休干部,现任乡老科协会长,县老科协实用技术讲师团团长,桃源富硒功能农业技术总监。1943年6月出生,桃源县深水港乡子贤坡村人。1962年入伍服役,1974年转业到县农业局工作,1976年到枫树乡历任武装部长、副乡长,1989年到浯溪河乡历任副乡长、代乡长、人大主席,1995年到青林乡任主任科员,2003年退休。他从部队退伍到县农业局工作以来,无论是在机关还是在乡镇,都一心扑在农业科技探索与农业技术推广上。特别是退休以后,他更是全身心全天候地从事农业科技试验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致力于把稻油组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传播给千家万户,为桃源农业产业发展、富硒产业做大做强和乡村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先进事迹多次被《光明日报》《湖南日报》《常德日报》和中央电视台、常德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中央电视台科技之光栏目播出时称其为“热爱科技到痴迷程度的强人”,并应邀参加中宣部组织的“当代中国精神”座谈会,受到中央领导亲切接见。他是省科普先进个人、省优秀老科技工作者、常德市老科技精英、常德市奉献之星、市县优秀共产党员、桃源县道德模范、县十佳老干部。

  退休后的江克平本来可以尽享天伦之乐,可一辈子养成的习惯让他停不下来。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又长期在乡镇工作,与农民、与泥土、与科技、与各种农作物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缘。在退休后的18年里,他把科技研发、科技示范、科学普及、科技咨询融入生活,活出了人生的精彩,点燃了最美夕阳红。
 
“引种观察园”见证了他的科学研究
  今年5月7日,江克平应漳江街道和谐村种植大户向优昌的邀请,带领县内外一批农业专家到油菜田里测产,让大家共同见证江克平引进的“阳光2009”油菜良种和油菜组装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的成功。

  “阳光2009”油菜是江克平2008年引进后,在他的引种观察园试种成功的一个高产常规品种。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桃源县委县政府围绕桃花源大搞旅游开发。然而,在整个桃花源景区却找不到几株桃树,看不到几朵桃花,就连桃源市面上的桃子都是从北方运来的,让游客颇为扫兴。有感于此,当时还是青林乡政府主任科员的江克平主动向县委提出了发展桃产业的建议,并于2000年元月,在青林乡安家冲村租赁了8.66亩耕地,建成了桃源县老科协引种观察园。在这里,第一年就从河南郑州引进了食用类油桃、水蜜桃和观赏类桃树品种27个,其中光油桃品种就多达18个。在往后经营引种观察园的16年里,他引进的品种从桃树类扩大到李、杏、橘、柚、油菜、板栗、山药、油葵、雪莲果等13类156个品种。这些从外地引进的优良品种经过在桃源的适应性试种观察,最后,有27个试种成功,推广6万株桃树苗和阳光2009油菜便是成功的见证。

  其实,江克平对科学试验的兴趣还不单单表现在新品种引进一个方面,对水稻、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对农作物的用肥用药、对富硒功能农业生产他都有过深入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熟的技术。作为桃源富硒功能农业的技术总监,在桃源23年的富硒发展历程中,他与他的技术团队做了100多组对比试验,品种涵盖了水稻、油菜、茶叶、红薯、玉米、皇菊、辣椒等20多个,为桃源富硒农业形成64个省级发布的生产技术规程提供了大量科学数据。

  每当与他讲起这些往事,他总有讲不完的故事:八十年代,他在枫树乡引导农民尝试棉花育苗移栽,让亩产籽棉达到了800多斤;九十年代,他在浯溪河乡搞再生稻试验,三年后的最高纪录是头季亩产697公斤,再生季亩产311公斤,达到了吨粮田水平;他还将多效唑按不同剂量分成五组进行水稻育种对比试验,摸索出“坚持四个一,稀播育壮秧”的经验;他从制作豆腐乳中得到启发,发明了食盐喷施水稻、油菜的方法,能有效地控制菌核病、稻瘟病、纹枯病……他的一项项科研成果在带给农民实实在在收成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16次市农业丰收奖,18次县科技进步奖。
 
“荣誉村民”见证了他的科技示范
  2016年,江克平以县老科协实用技术讲师团专家的身份随团到青林乡三岗村举办油菜高产技术讲座。一路上,看到一块又一块抛荒的农田和杂草丛生庄稼,大家感觉到一种农业的危机。当天的讲座现场本来到了160多人,开讲后,农民一听是告诉大家种油菜,会场马上开了锅。有说风凉话的:“都种了一辈子,还用你来教?”“吹泡泡,心血来潮。”“还不是想给我们销点种子赚几个钱。”也有的打退堂鼓:“莫种油菜,还是到县城里打工稳当些。”还有的干脆转身就往外走。经过村干部做工作,最后还是走了40多人。这瓢冷水直接把江克平的科普热情浇了个透心凉。后来一打听,原来是他们种的油菜从来没有达到过亩产200斤,种油菜实在划不来。在这场讲座的最后,江克平向听讲座的群众立下誓言:“我来三岗陪大家一起种油菜,一定让大家夺高产。”原来,他要给三岗村鼓劲,他要办试点,要用科技点燃田野里的希望,帮助农民找回种田的信心。

  从这天起,江克平便天天往三岗跑。他与村组干部交谈,了解大家的真实想法;与农户谈心,为农户送油菜良种和高产技术资料,落实当年的油菜种植计划。十多天下来,马湾片的70多个农户落实了400多亩连片种植计划,全村分散种植面积也有200多亩。油菜种下去后,他三天两头到田间看看。就这样,一季油菜下来,三岗村他就去了43次。在第二年油菜收割的时候,肖世荣、肖和平等几个大户告诉江克平:“我从来没有种过这么好的油菜,今年最好的亩产达到了400斤。我明年计划扩种到50亩以上。”那个从油菜培训会场执意走开的肖秋林也告诉江克平:“看了今年的油菜,我肠子都悔青了。今年下半年我打算把自己的田和我弟弟荒了几年田都种上油菜,请您多指导。”如今,尝到甜头的三岗村,再也不用动员种油菜了。

  有了种油菜成功作基础,江克平又在三岗村顺势推进了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并让水稻与油菜形成组合,实施稻油组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的效益。2018年秋天,他一次又一次地带着枝剪、水壶和干粮,钻进陈家岗、孙家岗、瓦渣岗油茶地里,帮助邱幺妹、肖胜达等33个农户修剪茶树,告诉大家油茶一定不能与玉米、凉薯等高杆作物、藤蔓作物套种。三年过去,油茶树成型了。今年,有的一蔸树能采了两背篓茶果了。江克平在三岗村花了5年的心血,帮村们扶植起了“两油一稻”三大支柱产业。现在,每到油菜、油茶开花或收获的季节,三岗村便会出现一道靓丽的风景: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有的赏花,有的看收成,还有的讨教技术。

  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靠发展农业致富了的三岗人没有忘记江克平对三岗村产业振兴的突出贡献,2018年,村党支部、村委会研究决定,授予江克平“三岗村荣誉村民”。江克平在接受荣誉村民证书的那一刻,心里有了新的目标:我一定把稻油高产技术、富硒农业技术推广到全县,为农民科学种田尽一份力,为农村产业振兴、乡村振兴添一把柴。
 
“电摩托”见证了他的科技推广
  热心技术推广的江克平最能吃苦。在职时骑烂了3部自行车的江克平,2003年退休时买台电摩托,到2018年又换了台新的。于是,有人把他的电摩托、带的工具箱和水壶调侃为他的“吉祥三宝”。其实,他工具箱里宝贝远不止三件:枝剪、手锯、工作服和干粮……在骑电摩的18年里,他每年下乡的天数都在200天以上,累计下乡4100多次,磨坏了6副摩托车轮胎。如果加上他去边远乡镇乘坐的班车、专车,以及应邀到省内的鼎城、临澧、衡山、新田等40多个县市,到湖北恩施、利川,四川汶川、北川,陕西安康,新疆伊犁、吐鲁番等地传授技术坐过火车、飞机,他在技术推广路上的总行程达21万多公里。

  2009年,搞了10多年富硒研究的江克平想起早年在浯溪河乡工作时,华阳村的老百姓总是多肝病、多眼病。于是,决定在该村实施全民补硒,希望通过补硒来达到保健防病的目的。有了这个想法,他就骑着电摩一直往来在县城与华阳村之间的40多里乡道上。他骑着电摩一家一户上门宣传动员,号召每家种2亩富硒稻油,养1栏富硒畜禽,栽1亩富硒瓜果,种2分富硒菜。为了推动这个“2112全民补硒工程”,江克平还自掏腰包3600元为每个农户送去了硒肥,送去了技术资料,并定期在村里举办富硒技术讲座。通过一年的努力,华阳村的老百姓家家吃上了富硒食品。2010年,一块全国“全民补硒第一村”的奖牌落户华阳村的时候,老百姓真正认可了富硒,认可了江克平,桃源粮食龙头企业兴隆米业也认可了华阳村,把它的富硒大米基地选定在这里。从此,华阳的富硒大米成了消费者眼中的香饽饽、品牌货。

  与农民与农业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江克平最懂得农民缺什么农业缺什么。2009年桔熟季节,江克平接了个电话,电话那头的李长林说,他读过江克平编印的《农友真经》,想请江克平给村里的柑桔支支招。原来,热市镇松树村支书李长林从江西引进的南丰蜜桔,栽了四年,树冠是长起来了,就是没挂几个果,想找专家去看看。第二天一早,江克平坐上桃源到张家界的班车,来到百里外松树村。他在李长林的带领下先到桔园看了看,再把十多个种柑桔的农户召集到桔园边,一一指着树上锈壁虱、蚧壳虫、烟霉病,告诉他们识病治病,叮嘱他们采摘后的清园方法。柑桔采摘后,他第二次来到桔园里手把手地修枝整形、教大家挖沟埋肥。一年里,江克平先后7次到村里办培训班、做剪枝示范、指导防病治虫、送发技术资料。等到又一个桔子黄了的时候,桔农们竖起大拇指夸道:这个“江助农”真是名不虚传,一年的工夫,柑桔的产量就从6000多斤猛增到7万斤。

  有心的江克平推广技术从来不走空路。在指导柑桔技术的同时,他动员起村民种超级稻,并提出为他们无偿担保技术。2010年,松树村一下发展了Y两优8188、Y两优3399超级稻500多亩。大家按照江克平的高产栽培技术,当年水稻平均亩产超过了1100多斤。从这之后,松树村成了有名的水稻专业村。

  一心想着搞推广的江克平更不会放过每个机会。2020年7月3日,县老科协召开理事会,江克平在会上将准备好的100份号称“油菜王”的阳光2009种籽和100份栽培技术资料送到每个参会者的手里。他希望每个参会者把种籽带回去,送给家人、亲友。他要让全县都了解这个品种、推广这个品种。

  把技术看得比命还重的江克平最担心自己几十年摸索出来的高产技术失传。今年5月7日,江克平在漳江街道和谐村向优昌的试验田做完“富硒油菜高产组装配套栽培技术”测产后,当场举行了一场简单而隆重的收徒仪式。来自枫树乡的种植女强人李华丽被收为江克平的第7个徒弟。为了传承好稻油组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2008年他经人介绍,第一次把县农业局技术员王占伟收为徒弟。他想,七十多岁的人了,不能把这点技术带到马克思那里去。他要把几十年从事农业研究的心得,从理论到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这拜师的门一开,一些村组干部、种植大户纷纷找上门来,最后70多岁的向优昌、村支书钟广平、种植大户向华文、周坤、官志刚、李华丽和省富硒办的李济等也陆续聚集到他的门下。他的“稻油组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从此后继有人。
 
“微信群”见证了他的科技咨询
  2020年春节期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为国人按下了暂停键。时刻牵挂着21处油菜示范基地的江克平,想到了暖冬天气可能造成的油菜早花、菌核病的危害,琢磨给那些种植大户出出招。于是,他在“七彩油菜花群”“桃花源里可耕田群”等多个微信群里陆续下发了4条技术指导意见。

 实际上,在江克平的手机里,微信群还有很多:桃源稻油组装栽培群、桃源再生稻高产攻关群、桃源富硒产业群、富硒农业师兄弟群、桃源老科协群等等,光工作群就有20多个,他还有457个微信好友,328个手机联系人。他就是运用手机这个平台为那些认识的不认识的求助者提供咨询服务。

  就是一部手机,江克平根据津市欧阳池玲发的照片和语音描述,诊断出被草药伤药的水稻;为新疆的李永杰指导过给葡萄喷硒的最佳时间和剂量;帮中科院一个网名叫小方的在网上识辨过一种少见的水稻胡麻叶斑病;也告诉徒弟李华丽被飞虱吃掉叶子的辣椒如何用药……

  在这众多提供过技术咨询服务的对象中,有一个人最特殊。他就是临澧县的沈昌健,全国知名的油菜育种专家,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与父亲沈克泉研究油菜40多年。2011年8月,在临澧县富硒油菜产业协会成立大会上,应邀出席的江克平被沈昌健奉为上宾。原来,沈昌健当时的油菜研究正处于困惑期。他育出了新品种,却因为缺乏科学的栽培技术,产量一直上不去。为了让油菜良种与种植的良法组合提高产量,沈昌健提出要与江克平联手,把江克平的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和富硒生产技术用在临澧的油菜良种选育上。志同道合的两个专家一拍即合。在此后的6年里,江克平除了18次现场指导外,更多的是在电话、微信里进行技术咨询。正是这千百次的咨询,化解了油菜播种、移栽、壮苗、防病方面的所有技术难题,沈昌健走向了成功。在这期间,江克平曾在沈昌健科研最艰难的时候免费送去400包硼佳锌,并连续2年帮沈昌健把10个新品种带到桃源做对比试验。
 
  在江克平47年的科技人生里,能见证他的科学精神、见证他的奉献精神、见证他的敬业精神、见证他的党员初心的,还有退休后的23本工作日志,还有107个金光闪闪的荣誉证书、聘书、奖杯、奖牌,还有一个农民送给他并写着“科技攻难关、服务下田间、失收变有收、亩产上六百”的锦旗,还有本土作家撰写的人物传记《泥土人生》,还有千千万万得到过他的农民朋友,更有党建100年时县委授予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江克平追求科技、传播科技,服务“三农”永远在路上。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湖南民生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民生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但请注明来源“湖南民生在线”。
2、非湖南民生在线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至fzpd2008@126.com邮箱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删除。

顶一�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