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北京某银行系统新员工因拒喝领导敬酒被辱骂打耳光的新闻引发网友们的热议。这位员工爆料称,自己和领导同事在一次聚餐时,因为没有喝领导敬的酒,结果被自己的部门领导怒扇耳光,还遭遇同事的冷眼和嘲讽。事情在网络上发酵后,该银行对相关人员给予严重警告等处分。(中国银协)
为何本次事件会引发网友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大家对“职场酒文化”的深恶痛绝。
酒与中国文化密切相关,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它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古时候,人们酿酒祭祀、以酒会友、饮酒作诗,无不体现了我国灿烂的酒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如今酒文化的核心已转变为一种社会文化,人们的酒行为变得更为普遍,酒已经广泛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
而“酒文化”在不断演变的过程中,也衍生和形成了一些不良作风和陋习。在“职场酒文化”中,酒成了工作的“敲门砖”,想要工作做得好,先把酒喝好。各种饭局酒局应接不暇,领导敬酒可喝多可喝少,唯独不能不喝。更有甚者,把酒桌变成了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的“主舞台”,以此完成自己“见不得光”的利益输送。这种酒文化不仅大量占用了工作之余的时间,还使职工身心俱疲,更是对职场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产生严重破坏。
本次事件的曝光,也给现如今畸形的酒文化提了个醒,社会不断进步,我们对“酒文化”的理解也需要及时更新,对错误的“酒行为”要及时纠正。要改变这种现状,笔者认为首先要解决思想上的错误认识。“职场酒文化”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对酒文化的错误认识。酒作为一种饮品,主要作用就是与亲朋好友共同品尝其经过长时间的发酵和沉淀后产生的醇厚味道,通过“品”酒来分享生活的喜悦,增加相互间的情谊。如果妄图以“酒”来达到不正当的目的,那么酒的“味”就已改变。所以我们要正确理解酒的用途,理解其几千年的文化内涵,真正让酒香四溢。其次,单位和公司要做到“一日三省”、举一反三。一方面要健全监管制度,对出现类似“职场酒文化”的情况,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进行严肃处理,及时纠正错误,防止产生更大影响。另一方面,要完善内部评选和晋升机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营造公平公正、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最后,整个社会要摒弃“职场酒文化”这种不正之风。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同样需要进入”小康“,而这种不健康的酒文化,正是进步道路上的“绊脚石”。要通过大力倡导文明和谐的酒文化,在潜移默化中转变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社会上形成文明“品酒”的良好风气。(屈原管理区 易家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