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江永县吸收“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健全完善访调对接的工作制度,创新“三早”(早介入、早预防、早化解)工作机制掐“苗头”,不断提升了来访群众的满意度。(6月9日 三湘风纪网)
信访是群众来信来访的简称,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人民群众通过信访渠道反映问题、提出意见,也寄托着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期望。
为民解忧、排除困难本应是我们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重要内容。然而,毋庸讳言,信访不顺畅的现象在不少地方仍然存在,确有一些进京上访、赴省会城市越级上访和长年反复上访的群众,起初还向当地的基层信访部门反映过问题、提出过诉求,可要么吃了“闭门羹”,要么遭遇“踢皮球”,导致大量矛盾没能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被化解,小问题被拖成了大问题。
由此可见,强化源头治理,把信访责任压实在群众信访之初,坚持“早”字当先,将各类矛盾纠纷处理在初始,化解在萌芽,是当前信访工作亟待破解的突出问题。不得不说,江永县创新信访工作机制,突出“三早” 掐“苗头” ,即早介入、早预防、早化解,确保“小事不出村”的做法,确实值得推介。只有在解决问题上求速度、求效率、求成效,才能够让信访不再难,让群众的难题不再难。,
事实上,将信访工作的重点进一步前移,从事后治理变为事前预防,从源头开始厘清信访责任,是符合信访工作的内在规律的。造成越级上访的问题,有些是本身比较复杂的,有些则是被“拖”成复杂的。从解决矛盾的角度讲,做好最初接访,无疑效率最高。群众在信访过程中能否顺气,一是取决于矛盾的解决程度,二是干部的态度如何。因此,一开始就分解好工作责任、疏通好信访渠道,至关重要。
民意如流水,宜疏不宜堵。信访工作看似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却事关民生的大事,事关民心向背的大事,要重视信访工作,更要创新信访工作,要着眼“早”字做文章,在服务上早行一步,在矛盾上早解决一步,才能够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让群众顺利表达意见,圆满解决问题。(江永县纪委监委 何继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