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南省纪委监委曝光了一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2016年6月至2019年7月,永州市质安监站有27名干部职工收受管理服务对象红包礼金,涉及中心城区32个项目。”案例中大面积、长时间收受管理服务对象红包礼金的现象受到关注。(中国纪检监察报)
质安监站原本是要担负起质量安全监督重要职责的,对工程项目的验收、评审有很大的话语权,按理来说更应该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层层把关,丝毫不能有“放水”的成分在里面。为此,永州市质安监站还特意出台了“五条禁令”“十不准”等规定,严禁职工在工作中接受施工单位及监督、检测对象的红包礼金、高档宴请和高档娱乐活动,可以说制度方面已然非常齐全,但还是无可避免地发生了大面积、长时间收受红包礼金的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红包礼金用于亲人朋友之间,是正常的人情往来,但是在工作环境中,将红包礼金用于谋取私利,那就是糖衣炮弹,是典型的违纪违法行为。对身处重要职能部门和重要岗位的工作人员而言,所管理的范围越广,责任越大,面临的诱惑也就越大,也许第一次收受红包礼金是被动的,但在尝到甜头之后,责任心就被红包礼金带来的刺激所削弱了,越往后职责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利益输送的渴望越来越清晰,胆子也越来越大,置党组织的三令五申和谆谆告诫于不顾,心存侥幸、顶风违纪,最终受到严肃查处。更令人唏嘘的是,有同志被拉下水之后,得到的不是应有的处分,而是默许和纵容,这无疑也是给其他“眼红”的人打了一针强心剂,不正之风和潜规则就这样扩散开来了,这也是为什么一个单位会有27名干部职工都犯了同样错误的原因,典型的责任缺失和监管不严。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个人廉洁自律不过关,做人就没有骨气,就会在各种诱惑面前迷失自我、丧失底线。各级党员干部要从中汲取深刻教训,切实引以为戒,筑牢思想防线,明确自己工作职责所在,不踩线、不越线,始终对各类违规收送“红包”礼金行为保持高度警惕、坚决抵制。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担负起作风建设主体责任,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监督和管理,加强各项工作流程执行过程中的透明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避免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让腐败苗头进一步发酵,真抓严管,坚决纠正管辖范围内的“四风”问题。与此同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对职能部门的监管,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重要领域和重要环节,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对违规收送“红包”礼金问题线索,第一时间核查处置,查实后严肃执纪问责并公开通报曝光,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强烈信号,粉碎部分党员干部的侥幸心理。
水不流则腐,官不廉则败,2019年8月6日起我省已统一撤销各级廉政账户,在红包礼金问题上,没有缓冲区,没有避风港,也没有任何空子可钻,党员干部要谨记任何时候只有稳得住心神、守得住责任才能管得住行为,最终免受腐蚀。(桂东县纪委县监委 郭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