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省区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们表示,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履行纪检监察职责,以有力有效监督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障。(5月24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到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全党必须答好的初心答卷和时代考卷。当前,脱贫攻坚已不足7个月,我国未摘帽的贫困县有52个、未出列的贫困村有2707个、剩余贫困人口为551万人,贫困发生率为0.6%,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时间紧、任务重,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本来就极具挑战,又叠加疫情影响,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加。
此次两会,各省区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们的发言,表明了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的政治担当;表明了真正把监督抓到底、抓到位,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的坚定决心。为今后的扶贫监督工作明确了方向和要求。因此,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坚决杜绝“喘口气”“歇歇脚”等思想,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扶贫监督工作。
做实做细做好扶贫监督工作关键在于精准。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脱贫,这四个字早已成为了每一个扶贫工作参与者的共识。同样,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除了脱贫攻坚工作本身要追求精准,还离不开精准的监督。这对于纪检监察的监督来讲显得更为重要。只有监督执纪问责精准了才能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脱贫攻坚精准监督,就是要从扶贫领域的细枝末节、点点滴滴入手,从群众的安危冷暖入手,精准聚焦当前脱贫攻坚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实行精准施治。督促各级党委、政府切实扛牢脱贫攻坚政治责任,督促各行业部门充分发挥作用,坚决整治数字脱贫、虚假脱贫问题,强化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坚决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督促建立扶贫长效机制。推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使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湘乡市潭市镇 张科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