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9日,新化县自然资源局上梅规划所副所长康涛在受安排驾驶公车去上梅街道执勤过程中,绕道送妻子、儿子去上渡街道中心学校,并在校门口附近停留近二十分钟,被群众在网上举报,造成不良影响。2019年12月,康涛受到党内警告处分。(3月9日三湘风纪网)
开着公务车顺道送送家人,很多人都觉得这些是“小节”,无关紧要,生活中也不太注意。从各种通报中就发现,一些党员干部在作风问题上特别“不拘小节”:有的上班迟个十几二十分钟,有的上班时聊微信、刷朋友圈;有的喝点小酒后驾车,认为交警查酒驾查不到自己;有的工作日喝点小啤酒,认为啤酒不算酒,喝点没关系……有的人总认为,迟点、吃点、喝点,无碍廉洁,无伤大节。
但看似小问题,实则大原则。党员干部作风是一面镜子,直接关系我们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上班迟个到,工作时间喝牛奶、看小说,看似“小节”,体现的却是干部的道德修养。任何“小事”“小节”如果被干部个体所忽视,就会不断放大,演变为陈规陋习之风,进而影响党风政风。
古人云:“一念之差,足丧生平之善;终生检饬,难盖一事之愆。”“不拘小节”是一种人生态度。但在纪律规矩面前,“不拘小节”就不再是小事,该注意“小节”时不注意,则人生难得有“随意”;在纪律面前“不拘小节”,必将为“小节”所累。
“小者大之源”“轻则重之端”。任何问题的发生和发展,都是从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渐变过程。医生说,很多顽症、沉疴,往往都是在麻痹大意和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中慢慢形成的。世无天生的贪胚,巨贪也是逐步“积累”形成的,“小节”不拘,“小恶”不断,随处“随便”,终究“大节”难保,变成“大恶”。近年来,那些贪官,也不是一开始就“病入膏肓”,而是平时思想上放松警惕,漠视生活小事,放纵生活小节,自以为“小事”一下、或“随便”一时不打紧,结果由小到大,由浅入深,一步步升级,最终陷入不可自拔的泥潭。
不积小善,不能成大德;不积小恶,不足以亡身。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该守住大节,在“大”的方面坚定立场,更应该在生活中保持清醒头脑,管好“小节”,慎独慎微,防微杜渐,在“小节”面前不“糊涂”,把小事放到大业、小节放到大局之中考虑,才能有效管好自己不出错、不犯错。 (安仁县纪委监委 黄祥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