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枣庄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总工会原主席刘振学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问题被通报曝光。2019年11月,刘振学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中国纪检监察报2020年1月7日) 经查,2012年7月至2015年3月,刘振学在担任枣庄市峄城区委书记期间,罔顾当地经济发展落后、财政资金紧张的实际状况,强行决定由区属国有企业出资1.25亿元人民币,修建“冠世榴园”风景区南大门等铺张浪费、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 无论是罔顾财政资金紧张斥巨资“修园”,还是浮华“造景”,在博取眼球、提高知名度的表象下,都指向脱离实际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实质。近年来,类似这样不顾实际盲目上项目、铺摊子、“打肿脸充胖子”来长脸的现象并非个例,基层群众对此深恶痛绝。 曾任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的申维辰,在主政太原期间,擅自更改设计规划,执意将原本规划为绿地、公园的龙潭片区建为“新地标”、城市综合体,甚至要将新建的大片住宅“推倒重来”。占用公园绿地建设豪宅,加之强拆、补偿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引发群众强烈不满。 为什么一些地方如此热衷应景造势?原因在于,个别领导干部政绩观扭曲、责任心缺失,他们不惜下“血本”打造 “看得见”的项目工程,期望得到上级的赞许,好让自己长脸有面子。古有训“仕途一时荣,事业千古事”,就是说一个人应该追求干大事,而不是当大官;应该追求群众的口碑,而不是个人的面子和地位。人民才是阅卷人,口碑在任何时候都比面子和个人所谓的荣誉重要。 这种应一时之“景”、造一时之“势”的行为,看似美了环境养了眼,给某些领导干部长了脸,实则有名无实、有形无用,这不仅仅是造成资金浪费,简直就是挖了个填不满的“钱窟窿”,还遗留诸多难以化解的社会矛盾,显然与中央部署要求背道而驰。要知道,很多时候,长了一时的脸、争了短期的荣誉,就再难得到老百姓的口碑。因此,领导干部在作决策、干事业的时候,都要把老百姓的口碑放在心上,去争取真正的“面子”和荣誉。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增加了针对“举债”“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情形,强化了对这一违纪行为的处分力度。破除应景造势,要抓住重点和关键,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对那些为了“面子”强行“造园”“造景”“造势”的,依规依纪依法严肃追责,以铁的纪律倒逼领导干部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贯彻落实好党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对于那些喜欢打肿脸充“胖子”的领导,要真正下得去板子打肿他们的脸。(衡南县纪委监委 周亚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