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新媒称,通过技术合成淫秽照片来敲诈官员,近年在中国并不鲜见。在有的地方,PS照片敲诈勒索更几乎形成一个产业,耐人寻味的是,这类假照片往往也可以从一些官员身上骗到钱。(7月3日人民网) 其实,利用现代... 新媒称,通过技术合成淫秽照片来敲诈官员,近年在中国并不鲜见。在有的地方,PS照片敲诈勒索更几乎形成一个产业,耐人寻味的是,这类假照片往往也可以从一些官员身上骗到钱。(7月3日人民网) 其实,利用现代PS技术合成官员淫秽照片进行敲诈的案件并非孤例,报道称,四川一名男子利用电脑合成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的淫秽和参赌照片,冒用纪委、电视台等单位的名义,向四川、湖北、山西等地共计50余名领导干部寄送敲诈信件,索取钱财210余万元,其中有两名受害人向他支付了20万元;早些时候,安徽省农科院副院长胡某某(副厅级)收到骗子的PS艳照敲诈信后,向对方汇了20.5万元钱,从而引起社会对胡某某的关注与质疑。 要知道,PS合成淫秽照片敲诈官员的技术含量并不高,细一推敲就知是骗局,可再笨拙的伎俩却总能“瞎猫碰上死老鼠”,遇上心甘情愿当起冤大头的奇葩官员,到底是官员太傻太天真还是真的其身不正?再则,政府官员的薪资水平处于社会收入的中等水平,一张漏洞百出的PS艳照就能让其乖乖奉送不菲现金,是官员有钱太任性?还是有权就能变现?那么,是不是正好印证了他们“心中有鬼”? 也许,有的官员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破财免灾”,可正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官员们真的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又有何惧?要知道,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场域之中的,从传播的角度看,一举手一投足,都是一种表达,作为领导干部就更需要对自己行为可能引发的后果有预判,爱惜羽毛,注意公共形象,面对艳照,选择乖乖给骗子汇钱,如此瓜田李下之举不正是封举报信?。 也就是说,官员深陷“假艳照”实则折射了作风“真问题”,如此官员到底有无贪腐行为?生活作风究竟是否正派?“被敲诈”事件背后一系列的疑问都亟待回答,当然,这也警示着,查处此类敲诈案件,一方面必须用法律武器对敲诈者绳之以法,予以严惩;另一方面,相关职能部门绝不能无视任何蛛丝马迹,要顺藤摸瓜查出“对号入座”的官员为何甘当冤大头,一查到底,说不定有些“老虎”“苍蝇”就会露马脚、栽跟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