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交通出行方式,因其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便捷性受到了群众的喜爱,但随之而来的超量投放、停车不规范等问题也日益显著。近日,哈啰出行长沙宣布了首轮的“瘦身”计划,截至11月15日,已回收3万辆共享单车和助力车。 企业主动减量,优化城市出行 共享单车和共享助力车开始逐渐融入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并且在优化城市交通出行结构,解决“最后一公里”及交通换乘接驳困难等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同时,共享两轮车也存在着超量投放、运维缺位、停车失范等外部性问题,不仅无法较好地满足市民出行需求,也对市容环境、路面管理带来新的挑战。 因此,为缓解城市管理压力,提升车辆效能,作为共享两轮车行业的“龙头”,哈啰出行率先开始了“大瘦身”,从第四季度开始对城市部分车辆进行系统回收。 哈啰出行长沙城市经理张祥介绍,哈啰已经把车辆管理与城市文明出行环境共建纳入经营考核指标,同时将“响应度”纳入日常管理考核。 此外,张祥还表示,一味追求投放数量的运营方式无法持续发展,将通过主动减量加快市场回归理性的进程。 依托智能调度,提高周转效率 诞生于大数据时代的共享两轮车,依托互联网智能系统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最大效能。 哈啰出行自主研发的智能调度系统,既可以基于某一站点的站点属性、历史骑行数据、天气等因素,通过算法对某一点位的车辆进行供需预测,同时也可以基于调度人员的实时位置、载具运力,生成不同点位的调度任务,并规划出相对最优的调度路线。 智能调度系统通过大数据测算,使得调度效率大幅提高,也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车子数量减少了,周转率提高了,反而方便市民用车。”张祥介绍,以哈啰助力车在长沙的运营为例,智能调度运营以来,平均每台哈啰助力车可多服务1.75名用户,用户用车满足度大大提高。 数据显示,2019年,长沙用户在哈啰出行上完成了2.02亿公里的骑行里程,早晚高峰节约了38万小时通勤时间。 共建共治共享,打造“三元生态圈” 作为逐渐兴起的城市交通出行方式,共享两轮车想要真正融入城市公共出行,还需要不断创新技术与管理模式。同时也需要政府、企业、用户的齐心协力,共同打造出“三元生态圈”。 目前,哈啰出行引入了蓝牙道钉模式、电子围栏模式,并依托北斗定位等技术手段引导用户规范文明用车停车。同时,配合各级交警、城管以及街道社区等进行地铁站点、商圈等骑行热点地区创新管理,通过政企共管共治优化交通环境。 哈啰出行两轮事业部运营总监刘涛表示,在生态友好的两轮出行新阶段,哈啰出行将更加重视高质量发展,把符合政策导向、满足用户需求作为引导生产要素配置的核心指标,依托“企业-政府-用户”的共建共治共享打造“三元生态圈”,进而开展全方位、深层次、高水平竞争。 潇湘晨报记者周汨 通讯员罗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