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湖南民生在线-湖南在线民生频道-湖南民生在线新闻网-湖南民生新闻网-湖南民生在线网-湖南民生频道

当前位置: > 民 生 >

师生情谊 日久弥深 恩师可敬 师恩难忘

时间:2015-11-14 11:58来源: 责任编辑:
这张照片是我们可敬的恩师朱启袖老师前年的生活照,是他抱着可爱的曾孙在湘潭市白石公园观看菊展时拍摄的。这是他年近80人老身心不老的见证,更是他老四世同堂之家幸福生活的缩影。 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记得住又常感其恩的老师,也许屈指可数;几十年后,
  核心提示:这张照片是我们可敬的恩师朱启袖老师前年的生活照,是他抱着可爱的曾孙在湘潭市白石公园观看菊展时拍摄的。这是他年近80人老身心不老的见证,更是他老四世同堂之家幸福生...

    这张照片是我们可敬的恩师朱启袖老师前年的生活照,是他抱着可爱的曾孙在湘潭市白石公园观看菊展时拍摄的。这是他年近80人老身心不老的见证,更是他老四世同堂之家幸福生活的缩影。

师生情谊 日久弥深   恩师可敬 师恩难忘

    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记得住又常感其恩的老师,也许屈指可数;几十年后,还能记挂在心的,更会是寥若晨星。朱启袖老师就是我们在中学阶段有缘、也有幸遇到的那颗金亮的启明星。

    1983年,朱老师从湘潭县六中校长职位上调到县教育局工作,不久,一些受过他深情关爱、当时又在潭的一群学子,利用国庆假日,赶赴他家陪他补过半百生日。此后,除常登门拜谒他外,他的花甲、古稀华诞,我们都不忘提前筹划,为他组织祝寿活动,人数也越来越多。

    韶华飞逝,转瞬朱老师的80大寿即将来临,而且正在国庆黄金周内,我们仍一如既往地照先行事。届时当更是一番盛况。

    学生为何能如此难忘师恩?关键是朱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做得特别完满。他德才兼备,品德高尚,学识渊博,不仅教给我们知识,更以他的人格魅力,帮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为我们付出了极大的爱心,因而师生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有同学说:“从关系上讲,朱老师是我们的老师,从恩情上讲,又是我们的兄长、父亲。”诚哉斯言!

    朱老师古稀寿诞前夕,湘潭日报在采访他后,发表了长篇通讯《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以翔实的事例,介绍了朱老师进步的教学思想,精湛的教学艺术,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以及他崇高的人品、动人的风采。这里不再赘述。

    2011年第一期《企业家天地》杂志,刊载了一篇不是宣传企业家的文章《像朱先生这样生活》,讲的就是朱启袖老师的为师之道,为父之道,治学之道,治教之道。比如,说他自己一贯过着清淡的生活,却长期资助贫困学生,几年前还将多年勤俭节约积蓄的5万元,捐给了家乡湘潭县石鼓镇沿红村,建立助学奖学基金。又比如,介绍他在培育了无数优秀学生的同时,家教非常成功,儿女个个成才,孙辈人人出众,家庭美满幸福。这里也不多重复。

    当我们着手撰写本文时,又在9月27日的《湘潭城市报》上,读到李中华先生的《80岁的精彩》一文。我们认为,该文可看作朱老师近30万字新著《岁月留笔》一书的序言,或者说读后感也行。

    是的,朱老师有教育教学工作的精彩,有为人处世上的精彩,有亲情、爱情、友情、师生情诸多方面的精彩。现在,老师已进入耄耋之年,仍然眼不花,耳不背,腿不慢,心不烦,脑不呆。每天除正常的饮食起居,人际交往,适当锻炼身体外,就是读书阅报,上网看新闻,玩游戏,写文章,发电邮,还有外出旅游观光等。可说是一辈子的精彩。

    师生情谊,日久弥深;恩师可敬,师恩难忘。我们衷心地祝福一辈子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朱老师健康长寿,越活越年轻!

(作者:易青生)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