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民生在线讯(通讯员 大山 刘入伍)7月11—19日,永兴县教育基金会组织全县39名优秀一线教师,赴中国西部玉门、敦煌等承载厚重古丝绸之路文化的历史名城,开展“园丁之家”学习培训活动。
图文并茂的王进喜纪念馆,再现了王进喜同志从一个贫苦农家孩子成长为一代极具影响力的石油工人的不平凡历程。1960年3月,王进喜作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支援大庆油田建设。他组织全队职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伏井喷,为新中国建设之初的石油工业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王进喜身上展现出来的中国工人阶级的骨气和志气、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让所有参训教师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憾。教师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好好学习王进喜的“铁人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奉献毕生心血。 ![]() 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敦煌,历史的沉淀,为这座塞外城市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而享有盛名的敦煌中学,正是这种厚重文化的承载者与传承者。永兴参训教师带着虚心诚恳的态度,考察调研了这座承载着厚重文明的学校。 ![]() 敦煌中学绿树成荫,环境幽雅,完全不像一座大漠深处戈壁滩上的学校,给人一种时空错乱之感。校园内的各种展示,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2019年高考信息栏上,88%的二本升学率数据尤为耀眼,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校不俗的教育教学成果。此次“园丁之家”活动,双方的学术交流活动在该校一楼会议室进行。会议室的墙面上,挂满了“中国教育名校”、“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甘肃省高考(市、县)状元学校”、“甘肃省化学竞赛名星学校”、“酒泉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等100多个荣誉称号的牌子。在这荣誉满满的会议室内,永兴教师们就教育教学等专业方面的问题,与该校领导及教师进行了充分交流。敦煌中学“分部制管理”、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及实务操作能力教学等先进经验和成果,“用质量和特色铸造河西教育品牌”的办学理念及所取得的成效,都值得永兴学校认真学习与借鉴。永兴教师们一致表示,一定要将敦煌中学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带回去,借他之长,补己之短,为振兴永兴教育而努力。 “园丁之家”学习培训活动结束后,永兴县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唐呈山总结指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开展“园丁之家”活动,就是通过“读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拓展视野,增长见识,切实提升教师综合素养,不仅有利于教师认知能力的增强,更能激发教师极大的工作热情与激情,为永兴教育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