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截至2010年10月底,长沙市“十一五”期间累计建设廉租房(含在建)近70余万平方米14000套,经济适用房100多万平方米,全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2平方米以下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应保尽保,共保障...
截至2010年10月底,长沙市“十一五”期间累计建设廉租房(含在建)近70余万平方米14000套,经济适用房100多万平方米,全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2平方米以下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应保尽保,共保障64155户,其中廉租房方式保障27207户,经济适用房方式保障36948户。
从长沙市房屋产权管理局获悉,“十一五”期间,长沙人均居住面积由2006年的28.29平方米增加至2009年的29.27平方米,并将推进安居工程和棚户区改造列为全市十大民生工程的头号工程,取得明显成效。 近4万户棚改居民搬进了新居 “十一五”期间,长沙市将廉租住房保障范围由最低收入家庭扩大至低收入家庭,推行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提高廉租住房租赁补贴标准,切实增强低收入家庭在市场上租房、购房的能力。 5年来,长沙进一步加大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力度,切实改善棚户区居民、危旧住房对象的住房条件,加快启动实施了中山西路、火车北站、南湖片区、滨江新城、东牌楼等一大批重点棚改项目。据初步统计,近4万户棚改居民搬进了新居。 抓紧制定公共租赁住房发展规划 2010年以来,全市启动了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计划改造5187户22.1万平方米、新建5342套33.3万平方米,截至10月底,首批11个项目已全面动工建设,大部分项目可在年内陆续竣工封顶。 为加快解决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新就业及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住房问题,全市正着手抓紧制定公共租赁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将公共租赁住房纳入2010-2012年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和“十二五”住房保障规划,在盘活存量房源的基础上,把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作为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的重点,同时调动各类企业及其他机构投资和经营公共租赁住房的积极性,通过市场运作,多渠道、多途径建设(筹集)公共租赁住房。 房地产市场保持健康发展 来自长沙房产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全市商品房市场供应充足,商品房批准预售面积由2006年的1025.87万平方米,增长到2009年的1455.71万平方米,年均增长率为12.37%,平均每年供应量为1431.12万平方米,是“十五”末805.61万平方米的近两倍。2009年以来,销售面积达到了1715.84万平方米,同比增幅为80.64%,是“十五”末的两倍多。 “十一五”期间,长沙市商品房平均售价一直处于上升阶段,但比起全国同类城市来说,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2009年全市商品房平均售价为3750元每平方米。二手房成交面积由2006年的343.75万平方米增长到2009年的450.06万平方米。住房公积金归集额由2006年的9.93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26.09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