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本报7月15日讯( 刘凌 林湘国)一首《浏阳河》唱遍大江南北,也让浏阳河成为蜚声中外的名河。今天,《浏阳河综合治理和开发建设咨询研究报告》在浏阳市获得评审团通过,浏阳河综合治理中长期规划正式面世。 ...
本报7月15日讯( 刘凌 林湘国)一首《浏阳河》唱遍大江南北,也让浏阳河成为蜚声中外的名河。今天,《浏阳河综合治理和开发建设咨询研究报告》在浏阳市获得评审团通过,浏阳河综合治理中长期规划正式面世。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发改委、水利部等部门的评审专家对该报告所列的规划予以高度评价,称赞其创立了中小流域治理的“浏阳模式”。根据规划,浏阳市将在未来10年乃至更长的时期内,对浏阳河进行治理保护,最终实现生态“水润”、社会“民悦”、经济“花耀”、文化“歌扬”的目标。 近年来,浏阳河生态环境质量有所下降,航运功能基本丧失。去年底,浏阳市委、市政府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项目评估与战略规划咨询研究中心进行统筹规划。该中心的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李京文院士率领研究团队经过半年多的工作,提交了《浏阳河综合治理和开发建设咨询研究报告》。报告根据“上游修建水库,以利调洪和生态补水;中下游疏浚河道,以利行洪和通航;两岸绿化美化,以利发展生态旅游”的基本思路,规划实施名河旅游品牌规划、生态补水、河道疏浚、污染治理、水源涵养、绿化工程、生态河道监测网系统建设等7大工程。通过治理和开发,浏阳河流域范围生态系统将实现良性循环,达到“水量可调度、水质可控制、生态因子可监测、防洪生态化、生物多样化、河滩湿地持续化”,实现山川秀美、生态健康、文化永续的长远目标。 Tags:浏阳河 综合 综合治理 治理 规划 划出 出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