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To:进步的长沙 21日发布的《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长沙依然是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唯一的一个中部城市。 “长沙市用10年时间跃居为中国中部最具竞...
![]() To:进步的长沙 21日发布的《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长沙依然是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唯一的一个中部城市。 “长沙市用10年时间跃居为中国中部最具竞争力城市、全国竞争力十强。如此巨大成绩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探讨。”牵头该《报告》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院研究员、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说。本报赵晶 长沙报道 城市综合竞争力前10名 香港、台北、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杭州、青岛、长沙 ◇人才本体竞争力前三名:北京、香港和上海 ◇文化教育竞争力前三名:南京、上海和杭州 ◇医疗卫生竞争力前三名:北京、香港和上海 ◇生活环境竞争力前三名:澳门、北京和上海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已连续十年关注中国城市竞争力的变迁。这10年间,长沙城市竞争力由全国第26名跃居至第10名。 在去年中国294个城市中,10个席位分别被珠三角、环渤海、长三角、中部和台湾等5大区域分享,而长沙是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唯一的一个中部城市,为中部区域争得了一席之地。 综合竞争力前10名中首次出现中部城市,是在去年。当时长沙从2009年的17名一跃成为第9名,倪鹏飞评价长沙是当年“最耀眼城市”。“主要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东部沿海城市速度稍微放慢,长沙作为中部先发的城市之一,提升速度比较快。”而今年,长沙入选十强的理由又有哪些? 经济成长速度名列前茅 “各方面的发展成就和潜力塑造了今日充满竞争力的长沙。”在今年的《报告》中,长沙被评为最具可持续竞争力的10个城市之一,作为案例进行解读。 从经济规模来看,2001年长沙经济规模指数为0.168,2010年达到0.366,其成长速度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名列前茅。从2001年到2010年,长沙市经济效率不断提高,竞争力指数从0.319上升至0.438。发展成本进一步降低,竞争力指数从0.621上升至0.780,为吸引全球企业家投资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产业层次得到优化,竞争力指数由0.408上升至0.446。生活质量得到较大改善,竞争力指数由0.165上升至0.379。 长株潭一体化带动发展 “长沙市用10年时间跃居为中国中部最具竞争力城市、全国竞争力十强。首先得益于湖南制定了长株潭城市一体化发展的正确战略。”《报告》指出,今日城市之发展与竞争,已不再是各自为战,而是整合优势资源,以城市群带动城市发展。城市群一体化促进各种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竞争造就繁荣与发展。2007年,国家批准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长沙发展的拐点。2007年之后竞争力迅速提升,三年后由徘徊于第20名以下跃居至前10名。 幸福感为长沙加分 在众多指标中,让长沙脱颖而出的一项是“幸福感指数”。据倪鹏飞介绍,关于城市竞争力的指数,最初由30个指标组成,后逐渐增加。“幸福感指数”便是在去年加入的,也成为长沙跃居前十的一个重要原因。 “长沙尤为让人称道的是居民幸福指数。”经济发展带来的居民幸福让长沙跻身“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之列,极大地推动了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据了解,2010年,长沙因连续3年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而获得幸福城市终身荣誉。2011年,长沙再次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并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位列全国省会和副省级城市表彰名单第一。 根据长沙市统计局日前发布的2011年长沙民生发展报告,长沙市正通过拓宽就业渠道、提高教育水平、改善医疗服务等多项措施改善民生状况。 [数据] 经济 2011年长沙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19.33亿元,常住人口人均GDP达79530元,分别增长14.5%和10.9%。经济效率指数达0.438,为中部第一。 文化 2010年长沙全市文化产业总产出948.73亿元,比上年增长24.5%,是长沙第三个千亿元产业,走在全国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前列。 环境 长沙市拥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9个,自然保护区1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08万公顷。2011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41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3.4%。 整理/赵晶 @长沙市旅游局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travelchangsha “长沙旅游全攻略!吃、住、行、游、购、娱,所有资讯最新发布,解答游客所有疑问!”长沙市旅游局2011年3月18日开通了官方微博,发布内容既有对长沙著名景点的推荐,也有各种即时的娱乐资讯。如“长沙的解放西路——酒吧一条街,号称凌晨还会堵车的地方!”“传说中的海底捞明年来长沙!粉丝们有口福了!” 关注该微博,常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当然,有疑问也可以在此得到权威解答。赵晶 相关链接: 长沙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研究室主任蒋集政: 打造持续不竭的城市竞争力 长沙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研究室主任蒋集政表示,长沙入围中国城市竞争力十强城市,是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抢抓中部崛起和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的重大战略机遇,科学谋划、主动作为、团结奋斗的结果。 蒋集政介绍,近年来,长沙开工建设了一大批既拉动当前增长又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着力构建两型产业体系,大力促进自主创新,不断加强和改善民生,随着黄花机场2号航站楼投入运营、湘江航电枢纽的即将建成和武广高铁、沪昆高铁以及城市地铁、城际铁路的建设,黄花机场出入境人数稳居中部第一,湘江成为千吨级“黄金航道”,长沙更加快捷地融入长江经济带和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圈,先后被评为首批全国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越来越成为具有很强辐射力的大都市。“特别是我们利用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这块‘金字招牌’,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大胆探索科学发展的路径、体制机制的创新,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注入了活力。这些就是长沙城市竞争力不断提升的源泉所在”。 提升城市竞争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名次的变化固然让人兴奋,但更重要的是要打造城市内在不竭的竞争力,更加关注老百姓生活品质与城市品质同步提升。只有这样,城市竞争力才是持久的、最有魅力的。 Tags:长沙 打造 持续 城市 竞争 竞争力 跃居 居中 中部 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