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水汤汤,孕楚南之灵秀;桃江泱泱,育天下之佳人。溯三千年文脉,西王母诞此毓秀之地,周穆王驰驱万里,携瑶池仙韵赴益水之约,遗“美人河”芳名传千古;历六百年沧桑,璩氏花儿绣锦筑桥,周郎执手相候,花桥映月照初心,遂成“美人窝”佳话满潇湘。及至民国,黎锦晖南洋行吟,睹椰风思桃浪,一曲《桃花江是美人窝》惊破尘俗,歌飞四海,唱片绕梁于星洲,香烟溢彩于南洋,斯地遂以“天下美人窝”冠绝九州。
观夫桃江之美,在山水之清嘉,在人文之璀璨。百万亩楠竹连峰际天,号“中国楠竹之乡”,竹海红楼凭栏远眺,万竿凝翠,涛声漱玉,春赏新篁破土,夏纳竹荫清凉,秋听竹露滴响,冬品雪竹含霜。负氧沁脾,堪称天然氧吧;清风拂面,恍入人间仙境。苏子曾云“不可居无竹”,若临此境,当叹“桃江竹肉两相得,何须俗世觅桃源”。资水如碧带萦回,桃花似丹霞灼灼,春来江畔千树雪,映得佳人面若霞,所谓“桃花千万朵,比不上美人多”,非虚言也。山间有竹金坝首溪古寨,扶汉阳筑垒拒宋,压寨夫人艳绝梅山;渣滩存关公故垒,熊氏女藠汤疗疾,巾帼英姿耀首溪;临江寺内,左宗棠品茗和诗,醉心秀色;大栗港兴坪村旁,宋太宗挥毫题赞,誉“桃江美女甲天下”。凡此种种,皆为美人窝添传奇之韵。 若论桃江之佳人,非独貌若天仙,更兼德慧双修。其形也,或“伶伶俐俐小小巧巧,婷婷袅袅白白细细”,或“匀匀嫩嫩俏俏润润,端端庄庄雅雅娇娇”,瘦而不弱,肥而不雍,恰如资水之柔,竹海之秀,得天地中和之气。其质也,璩氏花儿绣花修桥,显蕙质兰心;梁惠方慕曲许身,见深情肝胆;熊氏女熬汤救兵,彰仁心侠骨。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栗港山含翠,水含情,沃土生嘉木,清泉润玉颜,男子俊朗,女子明秀,实乃自然之馈,人文之育。 今之桃江,承古韵而焕新颜。美人窝不再仅存于歌赋,更融于竹海康养、资水观光,璩氏花桥映新景,首溪古寨展新姿。八方游客慕美名而来,赏竹观江,寻迹访古,品藠头之香,听竹涛之语,感佳人之韵。黎锦晖之歌犹在耳畔,“我每天踱到那桃花林里头坐,来来往往的我都看见过”,这般悠然景致,这般灵动风情,恰是新时代美人窝的生动注脚。 噫吁嚱!桃江之美,在景,在人,在情。景以竹水为魂,人以灵秀为魄,情以古今为脉。愿此“天下美人窝”,永承天地之灵气,长续人文之风华,让资水之畔的传奇,永远流淌在岁月的歌声里,绽放在时代的画卷中。
作者简介:于建初,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文艺评论家、长沙市作家协会原主席、湖南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湖南省直书画家协会原副主席、多届湖南省人大代表与省政协委员。
来源:湖南民生在线
作者:于建初
编辑:徐满哥
一审:徐满哥
二审:余 生
三审:吴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