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葱绿,点缀着细碎的白花,鸟语声中,嫩芽香溢,令人如梦如幻,如醉如痴,这里是乌山贡茶园的春天。位于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核心地带的望城区中部乌山街道的维梓村,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远离工业污染的原始部落——乌山贡茶园。
茶有消炎解毒降脂抗衰的药用功能,有百利而无一害。乌山维梓村的茶树一坡连着一坡,一丛接着一丛,绿到天边。从初春的一棵破土而出的小苗开始,新鲜柔嫩的枝叶在阳光雨露下一天一个姿态地生长。仲夏来临,不经意间,嫩枝抽成绿海,跌宕,起伏;时光荏苒,即使是黄叶横飞繁华落尽的深秋,茶园依旧绿意如春。
乌山贡茶园,一年四季绿得淋漓尽致,绿得不亦乐乎。
乌山贡茶园隐逸在乌山街道的维梓村,土坡平缓,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良好的排水性能和透气性能,微酸性的土壤中,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是天然的绿茶生产基地。维梓村远离城市喧嚣,没有工业污染,优美的环境,给绿茶提供了食品安全的绝对保证。
茶,是上苍赐给人类的绿色食品,古往今来,茶是人们审美、怡情的对象,尤其是诗人、画家、士人、官宦、僧侣、道士等,时常在茶园流连忘返引吭高歌。他们一边品尝绿茶,一边吟诗作画,或者清谈玄理,或者参悟禅机,或者研究茶文化的价值,或者拓展茶文化的课题,绿茶为世代相传的国粹,绿茶为扶正祛邪的良医。
茶是禅观的对象,沉浮自在,老少皆宜,中外同饮,古今共欢。茶文化与禅境界相通互惠,所以叫禅茶一味,抑或茶禅一味,茶文化被视为禅悟的最高境界。
甲辰龙年的春夏之交,画后诗余的我,赴生机四溢的乌山贡茶园采风。在乌山贡茶博物馆,感慨系之的我追本溯源:这里展示着乌山贡茶的历史和文化。乌山贡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852年,当时的潭州刺史裴休为了解决宣宗嗜睡的毛病而献上乌山茶,宣宗饮用此茶后神清气爽百病皆除,因此御赐乌山茶为贡茶。从此,乌山贡茶名满天下,一枝独秀,誉压群芳。
赴乌山贡茶园采风,不可无诗,于是我顺手一挥,赋诗一首:
题乌山贡茶园
佘汉武
无诗何所寄,觅句颂尧天。
道正工农乐,春深草木鲜。
来仪招白鹤,兆瑞举青烟。
溯史乌山贡,茶园典数篇。
佘汉武写于马文化研究室
佘汉武国画作品欣赏:
![]() ![]() ![]() ![]() ![]() ![]() ![]()
来源:湖南民生在线
作者:佘汉武
编辑:徐满哥
一审:徐满哥
二审:余 生
三审:吴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