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博大精深,眼神变幻莫测。同样的事情或者事物,在不同人的眼中就“荒腔走板”,互为反义。举几个大尺度的例子, 都是人或物,在不同人的眼中有云泥之别,势利眼无处不在,例如:势利眼中,人与人是有区别的,分为名人与凡人。
名人用过的东西叫文物。
凡人用过的东西叫废物。
名人年龄大了叫李老、张老。
凡人年龄大了叫老李、老张。
名人发牢骚叫忧国忧民。
凡人发牢骚叫杞人忧天。
名人外出叫考察。
凡人外出叫玩耍。
名人的婚外情叫风流韵事。
凡人的婚外情叫伤风败俗。
名人劈腿违纪。
凡人劈腿犯法。
名人的酗酒叫豪饮。
凡人的酗酒叫贪杯。
名人沉迷娱乐叫享受生活。
凡人沉迷娱乐叫虚度光阴。
名人守旧叫发扬传统。
凡人守旧叫顽固不化。
名人发脾气叫有魄力。
凡人发脾气叫没修养。
名人耍酷叫有个性。
凡人耍酷叫神经病。
名人做蠢事叫佳话。
凡人做蠢事叫犯儍。
名人吹牛逼叫理想。
凡人吹牛逼叫扯蛋。
“势利眼无处不在”,此话并非偏激之语,上面的例子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势利眼并非吾民独具,外国也有,而且影响深远,请看:
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写的是金饰匠赫留金被一只小狗咬了一口,要求刚好路过那儿的巡官奥楚蔑洛夫主持公道,惩罚凶手并让狗主人赔偿损失。
开始议论此事时,奥楚蔑洛夫也声称“绝不轻易放过这件事”,但是随着狗主人是不是将军,翻来覆去的变化,巡官奥楚蔑洛夫的态度也不断的变化着,最后不了了之。
势利眼无处不在,西方尤甚。请看英国作家是如何“出卖祖国”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1932年,英国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缓的《福尔赛世家》获诺贝尔文学奖。
约翰.高尔斯华缓这厮绝非好鸟,他的《安静的旅邸》最为出名,以“出卖祖国”而驰名世界。内容如下:一个小差役,每天晚上的差事就是提着灯笼方便行人。肮脏的街道与丑陋的人性在灯笼的光芒里显现出来,灯笼如人眼,把那个世道看得清清楚楚。后来街坊邻居提出抗议:虽然小差役的灯笼照亮了街道,方便了行人。但是看清了夜幕下的丑恶。于是他们把小差役捆起来,诉诸法律。 约翰.高尔斯华缓说:“人有势利眼,但是灯笼没有,灯笼看到了肮脏的街道,伪善的法律,丑陋的灵魂”。 有食物的地方就有声音,有声音的地方就有人类,有人类的地方就有势利眼。 势利眼属于意识形态之一,与自然环境无关,与生态文明有关。
佘汉武写于马文化研究室
佘汉武国画作品欣赏:
![]() ![]() ![]() ![]() ![]() ![]() ![]()
来源:湖南民生在线
作者:佘汉武
编辑:徐满哥
一审:徐满哥
二审:余 生
三审:吴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