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春节,拜谒岳麓书院,缅怀恩师谭修教授,不可无诗。
题岳麓书院缅怀恩师谭修教授
道南正脉史弥长,
华夏煌煌大讲堂。
风送元音歌鼎鼐,
河留渡口待朱张。
安邦国粹何曾废,
到此人王不敢狂。
记得先生居绛帐,
卅年弹指即沧桑。
恩师谭修先生,祖籍新化、诗人、书法家、湖南大学教授、岳麓书院研究室主任。数年前,寿近百龄的恩师驾鹤西游,他用学者的人生,诠释了什么叫仁者寿。 拜谒岳麓书院,缅怀恩师谭修教授,恩师是个非常“平常”的人,他的性格以及与人相处的方式,都在和霭与仁瑞的状态中运行,老子曰:“上善若水”,即如此也。 作为岳麓书院研究室主任的恩师,才学识俱全。岳麓书院,一所拥有干年办学历史的古老书院,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文化价值。经历了各种社会变迁及政治动荡之后,仍然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而弦歌不绝,她承担着中华文明得以绵延不绝的文化创新、文化积累、文化传播的重要功能。在社会变革、文化演进的历史进程中,岳麓书院总是立身于时代的前沿,成为新兴学术思潮的基地,通过不断地读书、著书、刻书、藏书、售书,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累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由于缘分,我也沾了岳麓书院的光。 1988年,二十岁的我在长沙城内贩卖并不让人看好的体力。夏秋之交的一个星期天,我花了五毛钱买了一张进岳麓书院参观的门票,缘于饶舌,续上了素昧平生的湖南大学副校长谢彦玮教授与几位同仁的文学辨论,一阵寒喧,谢教授发现我拥有他人不具备的潜质。还说:“小佘同志,你幸亏遇上了我,不然你一辈子浪费了。其实你是个奇才,未来可以干三件事,一:从ABCD学起,当个翻译家。二:研究法律,做个的律师。三:学习传统文化,成为学者。先不要怕,后不要悔,像你这样的人,春种善因,秋收硕果。当你有成就时,就会想起我……”。 谢彦玮教授满脸端庄,不像在说假话。与我寒喧时,右手不断的转动着健身球,随后,他亲自把我送到他的朋友兼同乡谭修教授的门下……,扬长而去。 这是1988年的事,那一年我二十岁。 我就这样进了谭修教授家的门,没有举行任何仪式,拜谭修教授为师,研习国学。先生给我们讲授《唐诗》与《宋词》。每周授课半日,从不间断,前后学习五年。同窗的年纪都比我大,而且我是唯一的农民,当年城乡区别的意识形态,形同霄壤,但是我们的心灵没有隔阂。同窗的他们分别是:章劲峰(章士钊的侄子)、何仲文、彭老师、王柯日、张慧(女)、杜晓飞、项超等,偶尔有方外人士如:明禅、大岳,以及作家蒯益平(高毅)、加入我们的学习队伍……。 这是三十年前的往事,蓦然回首,弹指一挥间。 怀念恩师,于我而言,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是最好的怀念。
佘汉武写于马文化研究室
佘汉武个人简介:
佘汉武,湖南长沙望城人,生于1968年11月。二十岁时偶然遇上湖南大学副校长谢彦玮教授,教授视为奇才。送其至老朋友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研究室主任谭修教授门下学习诗词联曲赋,同时拜八十高龄的刘家传先生(原总理朱镕基先生的老师)学习古文学,前后五年。
1993年在湘潭白石文艺开发公司工作时,拜齐白石大师的三孙齐金平先生为师学习齐派画,画虾得齐派不传之妙。1995年入湖南老画家伍祥干先生门下学习花鸟画。同年,在当代诗坛巨擘熊东遨先生的关心下到湖南机械进出口集团工作。近距离向先生学习诗词联曲赋的创作…… 1999年回乡务农。蛰居乡野餐饮林泉。30年来画马过十万匹,为江苏江阴华夏书画院沈小洪院长画千米长卷万骏图(此画一公里长),沈小洪先生代我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为广东阳江阳西大垌山万佛净业寺弘隆方丈画千米长卷万骏图(此画一公里长)。数十年来,从县级刊物至《作家报》《诗刊》等刊物上发表作品四千余件。出版《画马三日通》、《画虾三日通》《画鸟三日通》等专著多部。诗联作品在长沙郭亮故居、新华联铜官窑、岳阳县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西安皇城古庙、尤溪朱熹故里等数十处刻匾或勒石。湖南卫视、经视等为佘汉武作过报道。参加镇、区、市、省及全国性的美术展多次。
诗、词、联、文、书、画等作品获各类等级奖计三百余次(证书佐证)。
地址:410218、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格塘镇茯林新塘218号。
电话:15616217215(手机号即微信号)
佘汉武作品欣赏:
![]() ![]() ![]() ![]() ![]() ![]() ![]()
来源:湖南民生在线
作者:佘汉武
编辑:徐满哥
一审:徐满哥
二审:余 生
三审:吴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