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闹市开了一家剃头铺,挂了个唬人的、高、大、上的匾额:“发廊.潮流前线”。哇塞,汉字的魅力,令她发挥得淋漓尽致。
朋友说:她的门店开张,请我帮她撰写对联,以示凑份人情。于是我顺手一挥,题联一副。
题发廊.潮流前线联
若要增光添彩:
无非理发修身。
其实头发是微不足道的东西,它却高高在上,盘踞在头顶上,供人梳洗,供人呵护,供人瞻仰。
头上的那撮毛,曾经与性命攸关。“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现在听起来是个笑话,满清开国时,通过专政的高压手段,打破了传统观念中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衣冠礼法。
满清之初,有违礼法的“剃发令”,遭到强烈的反对,由此引起的反抗,导致无数人死亡。剃个头,上升到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辫子,曾经是一个复杂的政治符号。
中国最著名的剃头铺,是广西贵县李文彩开设的,是太平军起义前的联络站。此店高悬一联:
磨砺以须,天下头颅皆可剃;
及锋而试,世间妙手等闲看。
石达开认为此联尚不足以引起天下英雄豪杰的注意。即兴修改: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
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
此联豪情跌宕,即事抒怀,意在言外。此联有冲天之志,杀气充盈,锋芒毕露,令读者不寒而栗。无智者谋略、勇者豪迈、义者端庄、仁者慈悲。实乃枭雄思维,反王口气,终非善终之辈。 头上的那撮毛,收拾完了,俗称“结发”。一般人剃头时留下一茬,便于娶妻生子,元配叫“结发夫妻”,而时下罕见,上流社会犹甚……。 头上的那撮毛,是在家人的标配,如果要“出家”,遁入空门、逃避现实、远离时代,将六根斩断,于是将头上的那撮毛,削得干干净净。远看像水瓢,近看像灯泡,仔细瞧一瞧,非佛亦是妖。 古人对头上的那撮毛,梳理时非常有讲究,在没有香波、潘婷、沙宣、欧莱雅等护发素的时代,一把篦刀(亦称篦梳,其形如刀的梳子),便是梳理头发的最佳工具。 篦刀,改变北宋的历史走向,北宋,缘于一把梳理头上那撮毛的篦刀,开始拐弯,直赴南宋。从此开启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偏安。 话说北宋后期,有一天,端王赵佶与任职枢密院的王晋卿闲聊,说他的头发脱落了很多,希望有把精制的篦刀(梳子)。王晋卿说他有两把篦刀,可以送一把给他。 当天傍晚,王晋卿派一个小厮送篦刀到端王府,正好赵佶在园中踢球,球落到小厮的脚前,小厮稳稳当当的接住,甚是精彩。赵佶见了,大喜,吩咐手下通知王晋卿:篦刀甚新可爱,小厮身手非凡,都收下了。 没有多久,宋哲宗赵煦神龙归海,与世长辞。弟弟端王赵佶即位,是为宋徽宗。那位当年送篦刀的小厮,即是后来的权臣高俅。 宋徽宗在艺术上颇有造诣,书画乃一代宗师,重用蔡京、高俅、童贯、王黼等人,大兴花石纲,快活了十八年后,又做了八年俘虏,蓬头垢面的客死异邦。 头上的那撮毛,联系着云谲波诡的政治,已经成为了过去,就像剃头铺的名字一样,走进了历史。
佘汉武写于马文化研究室
佘汉武个人简介:
佘汉武,湖南长沙望城人,生于1968年11月。二十岁时偶然遇上湖南大学副校长谢彦玮教授,教授视为奇才。送其至老朋友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研究室主任谭修教授门下学习诗词联曲赋,同时拜八十高龄的刘家传先生(原总理朱镕基先生的老师)学习古文学,前后五年。
1993年在湘潭白石文艺开发公司工作时,拜齐白石大师的三孙齐金平先生为师学习齐派画,画虾得齐派不传之妙。1995年入湖南老画家伍祥干先生门下学习花鸟画。同年,在当代诗坛巨擘熊东遨先生的关心下到湖南机械进出口集团工作。近距离向先生学习诗词联曲赋的创作…… 1999年回乡务农。蛰居乡野餐饮林泉。30年来画马过十万匹,为江苏江阴华夏书画院沈小洪院长画千米长卷万骏图(此画一公里长),沈小洪先生代我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为广东阳江阳西大垌山万佛净业寺弘隆方丈画千米长卷万骏图(此画一公里长)。数十年来,从县级刊物至《作家报》《诗刊》等刊物上发表作品四千余件。出版《画马三日通》、《画虾三日通》《画鸟三日通》等专著多部。诗联作品在长沙郭亮故居、新华联铜官窑、岳阳县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西安皇城古庙、尤溪朱熹故里等数十处刻匾或勒石。湖南卫视、经视等为佘汉武作过报道。参加镇、区、市、省及全国性的美术展多次。
诗、词、联、文、书、画等作品获各类等级奖计三百余次(证书佐证)。
地址:410218、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格塘镇茯林新塘218号。
电话:15616217215(手机号即微信号)
佘汉武作品欣赏:
![]() ![]() ![]() ![]() ![]() ![]() ![]() ![]() ![]() ![]() ![]() ![]() ![]()
来源:湖南民生在线
作者:佘汉武
编辑:徐满哥
一审:徐满哥
二审:余 生
三审:吴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