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民生在线讯(通讯员沈芸)为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展现公司新气象的强大动力,6月29日上午,邵阳市大圳水利水电有限公司组织公司董事、监事、各站站长、副站长、支部委员、综合班班长及机关全体人员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学史力行”专题研讨会。 本次学习研讨会主要分为集中学习、书记讲故事、研讨发言三个阶段。 在集中学习环节,由公司班子成员分别领学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愚公移山》、《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等重点篇目。 ![]() 《沁园春.雪》是伟人毛泽东于1936年率领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奔赴抗日前线的途中看到冰雪覆盖的西北高原和冰冻了的黄河的雄伟壮丽景象,不禁豪情满怀写下了气势磅礴的扛鼎之作。考虑到当时正值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已将无数文人从束缚的文体中“解救”了出来,毛主席认为,古诗词格律要求太严,会限制人的灵性,而《沁园春.雪》是一首典型的讲究平仄对仗的古体诗,若在如此局势下公开,恐会影响诸多青年人的发展之路,于是,主席下定决心将心爱之作雪藏起来,也没有考虑何时才能让它重见天日。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为了争取和平解放,以主席为代表的共产党奔赴重庆,同国民党展开一系列严肃的谈判。就在长达43天协商与谈判的紧张的氛围下,11月14日,《沁园春.雪》在《新民报》副刊《西方夜谭》上首次发表。这首咏雪词的此刻横空问世,好像夺亮的号角,召唤人们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去争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胜利的光明前途;他告诉人们,反对倒退,争取光明,靠的是工农大众,靠的是人民革命。“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这首词是号召中国共产党人为建设新中国冲锋陷阵的动员令。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亿万人民,打垮反动派,建设新中国。《沁园春.雪》在重庆首次传抄问世,也是对国民党统治区人民政治上的关怀和教育。对于教育广大革命群众和进步人士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拥护党所领导的革命事业,决心用战斗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起了很大的作用。 之后,在讲到大圳建设史时,总支书记戴晓军介绍了大圳灌区工程从1965年10月开工至1979年9月主体工程建成的14年间克服种种困难,艰苦奋斗取得丰硕成果:新建5座骨干水库,总库容13044万立方米;建成渠道1875.34公里;完成渠道附属建筑物150处,总长30.173公里。整个工程共完成土方794万立方米,石方453万立方米,砼和钢筋砼12.5万立方米。这一浩大艰苦工程的建成,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壮举,是工农群众协同作战,艰苦奋斗的辉煌业绩。大圳灌区工程艰巨而又辉煌的建设史,让大家深深感受到了在建设大圳灌区工程中所形成的“一心为民,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大圳老一辈水利人的创业精神,更加激发了职工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 公司总支委员、各支部书记、站长、部长等党员结合自身情况和工作实际,围绕“学史力行”进行研讨发言。 ![]() 会议强调,学史力行是明理、增信、崇德的归宿与落脚点,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关键环节。学习党史,最终要落到学史力行上,落实到办实事、开新局上。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自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学史力行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各党支部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注重从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积极主动为职工排忧解难,要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要把党史中蕴含的经验智慧,努力转化为务实的举措、攻坚的力量、统筹抓好生产经营、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保持崇高追求、顽强作风,满怀激情干事业,一心为民,担当实干,永不懈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