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做法
(一)摸清底子。一是摸清疾病谱底子。汇总分析各乡镇2016-2018年辖区内发病率排名前10位的病种,筛选出了全县发病率前10位的“大病、小病、慢病”30个病种。二是摸清设备底子。对各乡镇卫生院DR、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远程诊疗等各类医疗设备设施,进行登记造册,配齐补足医疗设备58件(台)。三是摸清人员底子。对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情况(包括职称、工作岗位、主要技术专长、在岗培训等)进行全面摸底。对村卫生室建设及乡村医生配备情况进行全面调查。通过全方位的摸排,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
(二)强化培训。一是组建专家团队。根据病种类型,县卫生健康局选聘副高及以上职称115人,组成了县级专家团队,下沉基层开展“传帮带教”。二是编写同质化培训教材、“大病”识别手册、“慢病”服务规范等5个宣教培训资料。三是开展同质化提升培训。所有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和乡村医生必须接受1个及以上病种培训并考试合格。截至目前,全年累计培训5000余人次, “师承式”一对一带教乡镇卫生院学员210名。
(三)开展帮扶。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出台同质化提升工程的总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措施、步骤和要求,明确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职责职能。落实分类指导,确保精准施策。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分片包干负责10个、5个乡镇卫生院,县妇幼保健院和县精神病院覆盖全县妇幼、精神专科指导帮扶。三是加强质量控制。乡镇卫生院配备专(兼)职医疗质量监督员、院感监测督导员、临床合理用药审查员。对部分服务能力较强的乡镇卫生院,重点加强对内分泌、心血管内科、儿科、妇产科、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等专科建设和质量管理。
工作成效
一是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提质升级。2019-2020年,全县成功创建三级医院2家,2020年县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上。
二是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同质提升。三堂街镇中心卫生院等5所乡镇卫生院先后创建评为二级医院,武潭镇中心卫生院等3所卫生院位列2019年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百强。乡镇卫生院总诊疗人次占比37.5%,同比上升3.4个百分点。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达标率90.2%,同比上升2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