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在长沙,折起祝福的纸鹤,飞越千山万水,只为表达对你们的感恩,感谢你们让我圆了大学梦,这份恩情我将终生难忘,在学校我一定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向父老乡亲汇报……”1月17日,江华瑶族自治县涔天河镇漕滩小朋村1组全体村民收到一封感谢信,写信者是山窝窝里飞出的“金凤凰”——湖南应用技术学院的徐雅同学,这封信让整个小山村沸腾了。
“孩子有出息,我在家里再苦再累也值得!”谈到村民集资送女儿上大学的事,徐雅的父亲徐君感激涕零,特意来到涔天河镇纪委李江云书记面前,向他深深鞠了一躬。
事情从一次下访说起。
“带板凳下村,带感情入户,走最远的村,访最穷的寨,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去年9月,县纪委监委组织开展护航脱贫攻坚信访清零行动,派出112名纪检监察干部入村督战。
“李书记,你可要帮我想想办法啊,我女儿明天就要开学了,现在还没筹够她读书的学费呢?”李江云一行刚来到瑶山深处的漕滩小朋村,一名男子带着哭腔哀求道。
这名男子叫徐君,是漕滩小朋村1组的村民。他女儿刚接到湖南应用技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一家人为此感到高兴的同时也犯了愁。原来,徐君一家常年居住在大瑶山,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土里刨食”的清苦日子,家庭收入微薄,艰难支撑两个孩子上学的学费。屋漏偏逢连夜雨,2019年,他妻子积劳成疾,患肾病住院治疗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祸不单行,2020年8月,他父亲因病去世,连安葬费都是找亲戚朋友借的。如此窘境,女儿上大学的学费,自然让全家人让犯愁。
“都怪我没本事,我是个不称职的父亲。”眼看女儿上大学的事就要被耽搁,徐君深深自责道。
“扶贫先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扶贫工作的重要任务。要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上学路上,一个也不能少!”李江云现场办公,与村民一起商议解决办法。
“组里集体有一笔钱,是集体山场的长效实物补偿。问题是现在老组长辞职不干了,新组长没选出,组里没有人管事。”村民老盘介绍说。
“当务之急是新选一个组长。”李江云说干就干,马上组织漕滩小朋村召开村民大会,以民主投票的方式选出了一名年轻新的组长。
“徐雅同学能够考上大学,不仅是她一个人的骄傲,也是我们组里的骄傲。我提议将组里集体山场的长效实物补偿款1.2万元借给徐君,确保孩子能够及时入学。”新上任的组长易琴作了第一次决策。
“同意。贫苦人家出个大学生不容易,不能亏了孩子,就是砸锅卖铁也要送孩子上大学。”村民老徐激动地说道。
“同意。另外,我个人捐助100元,算是给徐雅同学的奖励。”村民盘大哥积极响应。
“同意!”
“同意!”
……
在场的村民表决,一致通过了组长的提议。
“谢谢大家,我很庆幸自己是一个漕滩人,我们全家永远记得大家的恩情,将来我女儿学业有成,我一定会叮嘱她多为家乡做贡献。”会上,激动的徐君流下了热泪。(江华瑶族自治县纪委监委 尹世禄 黎新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