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监狱医院原副院长杨建章,在两年前因违纪问题受到留党察看一年、行政撤职的处分,从监狱副院长变为监狱一名普通医生。在党组织的关心教育下,他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危害性和不良影响,苦其心志,开始了改过自新的艰难历程。
今年来,由于他在工作中默默奉献、勇挑重担,尤其在抗击新冠疫情斗争中表现突出,被吉首监狱党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当他手捧“优秀共产党员”证书时,几乎热泪盈眶。日前,我们在吉首监狱详细了解了他跌倒后,重新“站起来”的故事。
杨建章作为一名受到过党纪重处分的同志,刚开始也有过思想上的迷茫和精神上的萎靡,觉得自己的前途和希望全无。监狱纪委和所在党支部看到这种情况,多次安排与杨建章谈心谈话,让他了解党组织对待犯错误同志的政策,让他感受监狱民警医生的职责使命,他逐渐树立了工作的信心和生活的希望。2020年4月的一天,杨建章执勤期间,监区服刑人员覃某在劳动改造中因不当操作,右手拇指、食指被机器砸伤。他立即认真细致处理,严格消毒清创,结扎喷血的小血管,并细心进行包扎。他特意拍下受伤手指照片,迅速联系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骨科专家,寻求最佳处置方案,对覃某拇指手术救活,起到了关键作用。成功处理服刑人员工伤事故,不仅直接关系覃某身体健康,而且也避免了一起大的经济损失。当同事给杨建章竖起大拇指时,他呵呵一笑,“这是我的本职工作,应该做的!”
2020年7月3日凌晨,监区服刑人员罗某(肝硬化,门静脉、胃底静脉曲张)长期住院,突发大量喷射状呕血,量约1500—2000毫升,出现了昏迷休克,生命危急。杨建章马上组织力量抢救,静脉加压、双静脉输液、生命体征维持,及时避免了休克,让罗某恢复了意识,直到120救护车赶来,送至州人民医院救治,最后被紧急保外就医。医生说,若没有他前期紧急处置,罗某肯定会有生命危险。当一同值班的民警医生投来赞许的目光时,杨建章松了一口气,说道“其实我也挺紧张的,只是我见到这类病例可能比你多一些罢了。我们当医生的,把本职工作做好了,会抢救很多人的生命!”
抗击新冠病毒战疫之初,杨建章放弃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向监狱医院党支部请求参加了第一轮全封闭值勤。可这是监狱疫情防控措施下的首轮全封闭值勤,疫情防控技术操作规范要由医院提出,并在医院的指导下实施,工作十分繁杂艰苦。结果,杨建章这一值勤就是42天。他每天不仅负责20多名住院病犯医治工作,更要承担各监区疫情防控督促指导,许多时候他穿着防护服,或背着喷雾器亲自进行场所消毒,或来来回回负责监内外物资进出,经常累得筋疲力尽,家里年迈的父母、2岁的小孩都全然照顾不上。
当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在武汉和湖北肆虐时,杨建章听到上级在筹建援鄂医疗救援预备队。他想,自己是麻醉科医生,又参加过2003年非典疫情的救治工作,在抢救重病患者方面有个人专长,这正是祖国需要的时候,他第一时间给吉首监狱政治部领导打电话汇报思想,报名参加省里的援鄂应急预备队。虽然到武汉疫情结束,杨建章也没去成,但他在危难时刻,敢于挺身而出的精神令同事敬佩不已。
监狱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步入常态化后,为了搞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和日常罪犯疾病诊疗工作,凭着自己过硬的医疗技术和勇于担当精神,杨建章主动与院长一起承担了监狱医院每天医师轮值任务,他与院长两人错开,每人连续值日7天再轮换一次,两人的所有时间除了值班就是备勤,比起其他民警医生,少了很多休息时间。杨建章没有多想,更无怨言,每天早上带队查房,指导住院病犯的治疗,深入各押犯监区开展巡诊,完成在押重病犯的筛查,积极落实监狱党委领导关于医院和防控工作的指示,对监区重病犯做到应收尽收,既保障了罪犯合法的健康权益,又维护了监管场所的安全稳定。
杨建章受处分后更加重视对政治理论和党纪法规的学习,在监狱相关6次考评中,均获得了“优秀”等次的评价。由于他在抗击新冠疫情斗争中的突出表现,2020年7月,他被吉首监狱党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同事们都为他高兴,他却热泪盈眶。杨建章深知其中饱含了自己多少艰辛和不易,他表示会加倍努力工作,来回馈党组织的关心和教育。(湘西自治州纪委监委驻州司法局纪检监察组 刘丹 向光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