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党员干部认为一杯茶、一条烟、一个红包没有什么,不用太较真。殊不知,如此麻痹大意的想法,最容易让别有用心之人乘虚而入,使自己成为他们的“提线木偶”。吉林省通榆县交通局原副局长蔡金梗就是这样,从接受小恩小惠开始一步步沦为阶下囚的。(中国纪检监察报 9月2日)
俗语有言:“贪小便宜吃大亏,不图便宜不上当。”从古时“豺狼舔血”的故事到“买椟还珠”的寓言,再到如今的“钓鱼网站”陷阱,无数事例警示我们,莫因一些蝇头小利而遭受重大损失。在官场上,也有部分干部怀揣着侥幸心理,时刻觊觎着自己手中那“一亩三分地”,越雷池、跨底线,以为“偶尔一次不要紧”“一点小事无所谓,不必较真”,最后如同温水煮青蛙,在不知不觉中由最初的小贪小占沦为“大腐败”。
梳理众多违纪违法干部的堕落轨迹我们不难发现,像上述蔡金梗这样绊倒在小恩小惠为始的“甜蜜”陷阱中的案例并不鲜见。而现实中,仍有不少“小贪小占”之人在顶风作案。他们认为诸如小拿、小要、小索等小贪小占,不过是工作、生活中的常见事情,算不得上贪污;有的甚至还为在小事小节上搞变通而自以为是,沾沾自喜。殊不知,只要是“开了口子”,就已经打开了贪污的闸门,伸惯了手的“小贪”必定转换为“大贪”。蔡金梗案就是最好的印证和警示。
“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 小贪小占看似不起眼,但实际上却给思想防线打开了缺口、留下了暗门,长此以往就会像“毒瘤”一样,不断滋长贪婪者内心的欲望,一步步从小腐转为大腐,由小贪变大贪,最终坠入腐败深渊,成为损害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群众获得感的大祸害。笔者认为,一方面党员干部要时刻警醒自己,绷紧慎始慎初这根弦,把工作做在日常,做到细处,严于自律,加强修养,时刻保持高度警觉,勿以恶小而为之,并在持之以恒的积累中,日臻完善,真正做到“拒腐蚀,永不沾”。同时,相关部门还需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于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另一方面要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形成权力的相互制约和制衡,增强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加强对关键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岗位工作人员的监督,特别是加强日常监督管理,不断拓宽监督渠道,形成监管覆盖的“零死角”,盯紧小贪小占的新形势、新动向,对党员干部存在的小贪小占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早惩治,避免在腐败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小贪之始,大恶根源”。党员干部要清醒地认识到“小贪小占”与“大腐败”之间由小及大,堤溃蚁穴的关系,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扑下身子,沉下心来,埋头苦干,以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桂东县纪委县监委 谭智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