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纪委监委日前通报称,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张家齐,茅台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李明灿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审查调查。自2019年5月茅台集团原党委副书记、董事长袁仁国被通报“双开”至今,茅台集团及其子公司已有至少13名高管被查。一系列问题随之浮出水面:茅台“靠酒吃酒”腐败的根源在何处?(2020年7月13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独占资源,捞取政治资本。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对于牟取非法利益的人来说,靠药吃药,靠船吃船。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多名高管被查,皆因“靠酒吃酒”。名酒作为腐败资源,成为催生其它一系列后续腐败行为的中介。“国酒”茅台属于稀缺资源,因企业运作不够透明,给权力寻租带来机会,茅台酒被认为是一种隐蔽安全的行贿品。此前一瓶500毫升装53度飞天茅台酒的出厂价是969元,市场指导价是1499元,由于供需关系紧张,商超、专卖店的价格大多在2000元以上,可以这么讲,能拿到酒就能挣到钱。只要对酒的需求存在,“以酒谋私”的利益链就可能存在。十九大以来,反腐败力度不断加大并向国企延伸,茅台涉事高管被抓是迟早的事,“以酒谋私”的高管,案情相继浮出水面。大量案例表明,落马官员很多是占据管理大量人、财、物的资源,从中靠企吃企、设租寻租、内外勾结、权钱交易,形成“围猎”和被“围猎”的利益链。主要领导靠“批酒”大肆牟取私利,把茅台经营权作为搞政治攀附、捞政治资本的工具。
独断专行,助长不正之风。一些企业主要领导精心营造自己的小圈子,把持物质销售大权,恣意妄为,疯狂敛财,借梯上位。巨大的经济利益是靠企吃企、设租寻租等顽症存在的根源,一大批经销商、供应商千方百计与企业主要领导拉关系、搭人脉,大搞利益输送。搞“近亲繁殖”,导致家族式腐败。此前,袁仁国就被通报“大搞家族式腐败”, 自2004年以来,仅其妻子和儿女违规经营茅台酒就获利2.3亿余元。其多个亲属甚至司机也在袁仁国的帮助下违规从事茅台酒经营,并为其他不法商人牵线搭桥,充当权钱交易的掮客。对于违规批条卖酒,袁仁国甚至还说“这是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纪委不要管得太宽” (源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大搞“圈子文化”,选人用人违规。怕影响财政收入,对于暴露出来的问题,重应对、轻处置,不敢动真碰硬,公司纪委也不敢监督履职。公司因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因而不同程度地形成甚至助长不正之风。
正风肃纪,斩断利益链条。彻底整肃企业内部利益链条,着力消除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斩断“以物谋私”利益链,以党政机关及企业主要负责人为重点,消除权力寻租空间。党组成员要自觉报告个人“是否存在第三方利益输送行为或潜在问题”,对发现存在利益输送的,要即知即改、立即纠正,对顶风违纪、敢踩红线的,一律先免职、再处理,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要加强企业管理,增加透明度,接受外界监督。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制定并完善相关规定,督促建立领导干部不插手经营活动等管控制度,封住“靠啥吃啥”的后门。修复政治生态任重而道远,要及时堵塞制度漏洞,有效推进“一案一整改”,加快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安乡县芦苇管理站纪委书记 王正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