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个人文学爱好网-湖南民生在线-湖南民生网-湖南民生在线网

当前位置: > 健康·养生 >

群众地里的“微腐败”要“除”

时间:2020-06-16 17:10来源:三湘风纪网 责任编辑:刘艳
  6月15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要闻栏目公布了一篇扶贫报道。介绍了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梓里村的17户村民,收到了6年前未足额发放的当归种植扶持资金。与此同时,涉案的梓里村村委会原主任和学光因套取、截留当归种植产业扶持资金,受到留党察看一年处分。
 
  从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就是一起典型的侵占群众利益的“微腐败”问题。当然,这类“微腐败”问题在我们身边也并不少见。有的“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有的“吃拿卡要雁过拔毛”;有的“以权谋私优亲厚友”;有的“拉帮结派拉票贿选”;有的“执法不公瞒上压下”;有的“目无法纪胡作乱为”……
 
  表面看,“微腐败”是“微”,实质上,它却是“腐”。往往一开始涉案的金额较小,有时候也只是收了一两条烟、吃了一两顿饭、贪污几百块钱,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就演变成了数额惊人的贪腐犯罪;同时由于发生在群众身边,涉及扶贫资金分配、农村低保评定等一系列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事务,群众的感受更为真切,反感也更为强烈。久而久之就会“蝇贪泛滥”,变成“大祸害”。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微腐败”看似微不足道,却损害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群众获得感,挥霍着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严重破坏党和政府的形象。治理好“微腐败”,直接关系到基层政治生态的风清气正,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保障维护,更关系到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效落地。
 
  其实,之所以产生“微腐败”,一方面是侥幸心理作祟,有的干部自认为手段高明,无影无踪;一方面是心理失衡,有的看到别人搞“小腐败”,便心理失衡、按捺不住;然而,不管是哪种原因,说到底,还是因为心中没有装着人民群众,宗旨意识退化、责任意识淡薄,只求自己光鲜,漠视群众疾苦。
 
  除掉群众地里的“微腐败”,就要“无微不至”。要伏下身子,多倾听群众的声音,从具体人、具体事着手,在细节上多做文章。既要盯住作风顽疾、“蚁贪”“蝇贪”等问题一抓到底,形成震慑;又要加强各方面监督,完善制度,深化标本兼治,形成“苍蝇一飞人人拍”的态势。这样,又何愁贪腐不肃、风气不正?(雁峰区纪委监委   谭琼飞)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湖南民生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民生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但请注明来源“湖南民生在线”。
2、非湖南民生在线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至fzpd2008@126.com邮箱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删除。

顶一�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