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9日,湖南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湖南省纪委监委对颜海林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通报称,“颜海林在担任永州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等职务期间,违反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大搞政治攀附,热衷跑官买官……与不法商人勾结,在债券发行中徇私舞弊,致使公共财产遭受巨大损失,涉嫌滥用职权罪。” “政治攀附”一词再次出现在落马官员违纪违法的通报中。 公开资料显示,2007年1月,年仅32岁的颜海林出任共青团湖南省委副书记,官至副厅级,彼时的颜海林可谓意气风发,雄心勃勃,他的目标是四十五岁前能成为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可是,后来的仕途并不如他所愿,他先是丢掉自认为十拿九稳的团省委书记,后在竞争永州市常务副市长职位时失利,在副厅级别上呆了近十年的颜海林变得急躁,认为自己仕途不畅的根本原因在于“朝中无人”、没有“背景靠山”,此时有人给他介绍了浙江商人张某,在见识了张某所谓的“通天手眼”后,两人很快结成你为我赚钱 ,我为你跑官买官的政商联盟。颜海林利用职权为张某在参与永州两家投资公司发行政府债务过程中获取2亿多的巨额回报,张某却没有为颜海林连通令其平步青云的“天线”,而是为他铺设了一条走向深渊的不归路。 现实中像颜海林一样热衷搞“政治攀附”的党员干部为数不少,被“政治攀附”摔落在地的官员更是屡见不鲜。所谓“政治攀附”,本质上即是党员干部主动阿谀奉承、巴结讨好位高权重、能决定自己仕途升迁的“大人物”,以为抱住了“大腿”,就找到了政治靠山,拜了码头、入了山门就是“圈内人”。殊不知,在现在如此高压的反腐态势下,愿意立山头、招门生,喜欢“被攀附”、徇私牟利的“大人物”倒台是必然的,通过“找靠山”、“抱大腿”而仕途畅达、春风得意的人终究逃不脱“树倒猢狲散”的悲惨命运。像颜海林一样在钻营“政治攀附”的过程中,遇上的只是江湖骗子,结果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徒增笑料而已。 对于政治攀附,习近平曾多次批判,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对党尽忠不是对领导干部个人尽忠,党内不能搞人身依附关系。干部都是党的干部,不是哪个人的家臣。有的干部信奉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整天琢磨拉关系、找门路,分析某某是谁的人,某某是谁提拔的,该同谁搞搞关系、套套近乎,看看能抱上谁的大腿。 作为党员干部,究竟“是谁的人”,要“做谁的人”,总书记的讲话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每名党员干部都应时时检身正己,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加强党性修养,增强组织观念,自觉抵制“认圈子不认同志”“拜码头不敬组织”的歪风邪气,与其费尽心思“接天线”去搞攀附,不如下功夫下力气去攀登。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成长进步的阶梯,就是实干与实绩。 (东安县纪委监委派驻县检察院纪检监察组 张文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