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个人文学爱好网-湖南民生在线-湖南民生网-湖南民生在线网

当前位置: > 健康·养生 >

“校官”频落马根源在哪?

时间:2015-11-09 16:40来源: 责任编辑:
剖析高校领导频频落马的原因,恐怕有两点不容忽视:其一与他们的官员化身份有关,其二与对高校监管机制不健全有关。 有人盘点教育界的腐败案,得出结论是——高校校长受贿最严重。近期发生的两起高校腐败事件,似乎印证了这一说法。一件是武汉大学原常务副校
  核心提示:剖析高校领导频频落马的原因,恐怕有两点不容忽视:其一与他们的官员化身份有关,其二与对高校监管机制不健全有关。 有人盘点教育界的腐败案,得出结论是——高校校长受贿最严重。近期发生的两起高校腐败事件,似乎...     剖析高校领导频频落马的原因,恐怕有两点不容忽视:其一与他们的官员化身份有关,其二与对高校监管机制不健全有关。

    有人盘点教育界的腐败案,得出结论是——高校校长受贿最严重。近期发生的两起高校腐败事件,似乎印证了这一说法。一件是武汉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陈昭方、原党 委常务副书记龙小乐因涉嫌在基建工程中巨额受贿等问题,已被检察机关批捕,案件已进入正式侦查阶段;另一件是湛江师范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郭泽深涉嫌在学校基建、财务等方面有经济问题,日前已被当地公检机关宣布实施刑事拘留。

    有意思的是,两起腐败案件曝光后,在其校内引起的反响基本一致,武汉大学有人发帖说,“整个武大传遍此事,真是大快人心”;湛江师院的100多名干部在听到消息后也是鼓掌欢迎。校领导被抓大快人心,至少表明,一方面这些校领导所作所为已不是什么秘密,其贪腐行径早已为人所知,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师生难奈其何;另一方面,高校领导的公信力已很让人担忧,本以为高校作为“净土”,校长作为教育管理者,其自律性应更强些,可如今频发的腐败案,令其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剖析高校领导频频落马的原因,恐怕有两点不容忽视:其一与他们的官员化身份有关,其二与对高校监管机制不健全有关。如今的校领导,多数已不再是专业教育家,其最主要的身份是官员。

    既然是官员,某些人便难免会沾染上官僚习气,难以沿用教育家的视野,来审视大学的发展。大学重视的是教育质量、人才培养、学术声望和社会的尊重。这些大学最为重要的品质,他们很少去追求,而追求的是手中的权力和身后的政绩。而由于他们在高校内通常处于权力的最高端,把权力兑现为学术利益乃至物质利益,就显得轻而易举。

    校领导的官员化在带来腐败可能的同时,也给教育本身的发展带来种种扭曲。因而高校教育改革首先必须让大学去行政化,剥掉校官们的官员身份,恢复其教育家的本色。

    如果说官员身份、权力意识是校长贪腐的内因所在,那么对这种权力缺乏应有的监管则可视为外部诱因。校领导为何能以“批条”换利益?原因在于校内没有类似于理事会的机构予以制约,校外也缺乏相应的监管措施。比如,官员的经济审计已呈现出由离任后向任中发展的趋势,但同样作为官员的高校校长经济审计呢?虽然从2007年起,教育部直属高校领导干部离职前,必须将“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作为交接内容,而且有的地方也出台规定,对地方高校校长实行任期经济审计,但至今还很少听到有校官因为审计而出问题的;此外,官员问责制已越来越完善,校长问责制却还处于起步阶段……

    大学校官首先应是教育家,而非其他。温家宝总理在谈到北京三十五中听课时的感受时说:我们需要大批有真知灼见的教育家来办学,任何名利都引诱不了他。并强调要改革办学体制,树立先进教育理念。去掉校官身份和官僚习气,让教育家治校,恐是良策。(李龙)

Tags:校官 官频 频落 落马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湖南民生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民生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但请注明来源“湖南民生在线”。
2、非湖南民生在线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至fzpd2008@126.com邮箱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删除。

顶一�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