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河南南阳市新野县,一个年财政收入仅有3.8亿元的财政穷县,在城市建设上却频频出现“大手笔”。据当地群众反映,新华社记者核实,自2010年以来,这个县随意更改规划,重复建设毁掉的项目多达5个,项目总造价...
河南南阳市新野县,一个年财政收入仅有3.8亿元的财政穷县,在城市建设上却频频出现“大手笔”。据当地群众反映,新华社记者核实,自2010年以来,这个县随意更改规划,重复建设毁掉的项目多达5个,项目总造价超亿元。 规划走形式,决策拍脑袋,城市重复建设浪费严重,这在当下中国并不是多么罕见的事情。11月8日人民日报的一篇评论文章称之为“一任市长一张蓝图”现象,并归咎为一些官员头脑中的“错误思想”,即认为追求“任期政绩”才是“算在自己头上”的政治资本,于是“热衷另赋新篇、重起炉灶。一些城市,一届一个规划,新城芳草萋萋、成为空城,那边又开始大兴土木、大拆大建;一些地方,一任一个思路,旧产能还没消化,新项目已经引进,‘新官不理旧事’,让转型发展‘东一榔头西一棒’”。 大兴土木,建了又拆,拆了又建,不仅需要耗费大量资源而且显然折腾至极,主其事者何以既不怕浪费又不怕折腾?追溯到“思想”当然是个永远不会错误的办法。一个官员如果思想出了问题,政绩观有了偏差,的确很难把自己主政下的城市视若珍宝用心经营。 至于思想之外,恐怕也有其他因素。新华社这次关于新野的报道甚为犀利,文章指出,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新野之所以出现不少建了又毁的项目,而且面对当地民众的质疑“解释不了”,“是因为背后都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和巨大的利益驱动”。 重复建设还能生利?一般而言,这种利益可分两种,一种是与民争利,如新野先以建设公园的名义大规模征地,公园建到半途又毁掉公园开发商业地产,虽然民众痛斥“把老百姓的地折腾没了,也折腾穷了”,但当地政府自己肯定是赚得盆满钵满;另一种则纯属假公济私,不少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大量腐败案件,可为明证。 既然城市折腾浪费中逃不掉一个“利”字,那么仅从思想上进行开导就可能缓不济急。 终结“一任市长一张蓝图”现象,关键还是要找到遏制权力随心所欲的办法。新野民众眼看大量重复建设,为之痛心群起质疑,却无法使主政者改变自己的主意,这是否说明民众在城市建设中的话语权有必要扩大?浪费已成事实,官员们丢下一句“无法解释”便可波澜不惊,又是否说明城市规划建设中责任追究制度或存在漏洞或未得到落实? http://star.news.sohu.com/20131113/n390037722.shtml star.news.sohu.com false 南方都市报 http://epaper.oeeee.com/A/html/2013-11/13/content_1969862.htm report 1100 河南南阳市新野县,一个年财政收入仅有3.8亿元的财政穷县,在城市建设上却频频出现“大手笔”。据当地群众反映,新华社记者核实,自2010年以来,这个县随意更改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