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冉:媒体报道失真让“活雷锋”何处安身?
时间:2015-11-09 16:39来源: 责任编辑:
前不久,国内多家网站出现了一篇题为《湘潭仲裁委:厅级副主任假冒签字帮自己“裁”回一千多万》的文章。此文没有标注记者署名,偏听偏信,严重失实,给文中热心助人的“活雷锋”朱培立造成了严重伤害。(8月24日,消费日报网) 媒体报道失真,是一个信
核心提示:前不久,国内多家网站出现了一篇题为《湘潭仲裁委:厅级副主任假冒签字帮自己“裁”回一千多万》的文章。此文没有标注记者署名,偏听偏信,严重失实,给文中热心助人的“活雷锋”朱培立造成了严重伤害。(8月24日... 前不久,国内多家网站出现了一篇题为《湘潭仲裁委:厅级副主任假冒签字帮自己“裁”回一千多万》的文章。此文没有标注记者署名,偏听偏信,严重失实,给文中热心助人的“活雷锋”朱培立造成了严重伤害。(8月24日,消费日报网)
媒体报道失真,是一个信息时代并不鲜见的新的社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于部分无良媒体没有恪守新闻伦理道德,为了追求“眼球效益”和不当经济利益,而对事实真相进行肆意歪曲,进行有悖真相的不实报道。关于媒体不实报道的对象,多是人们比较关注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之事,如前段时间关于“僵尸肉”复活流入市场的虚假报道,引发了媒体舆论的喧嚣甚上,引起了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放大化过度焦虑。
在当前信息时代,人们信息获取大多依赖于网络媒体渠道,正如著名未来学者阿尔温·托夫勒所言,人们正是基于网络信息来构建出一个对于外在世界的主观映像。这一认识过程对于网络信息的过度依赖也是有利有弊,其显著弊端就是容易让人们被泥沙俱下的网络信息所裹挟而偏听偏信,导致认识主体对于客观世界的一种片面性甚至是假性认识。
具体到此件事中看,一位集科技专家、管理专家、法学专家、策划专家、咨询专家和企业家、发明家、慈善家为一体的神奇人物,一个长期坚持以爱心和智力“知本”助人为乐的老典型、“活雷锋”,竟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媒体报道进行故意抹黑,这不仅是对于这位致力于社会慈善事业道德典范的沉重伤害;同时也让有志于投身公益事业之人心存畏惧,不利于在社会整体环境中弘扬一种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风气。
美国文化学者本尼迪克特说过,好的文化环境可以让人以最符合社会需要的方式行动,人们的美德都应得到相应的报酬。助人为乐的无私行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为此,我们就必须要让热衷于公益慈善事业之人,为构建社会“引流机制”做出贡献之人得到应有的尊敬和爱戴。而作为网络媒体从业者来说,则必须要恪守新闻道德,发新闻之前要核清新闻的真实性,在转发新闻之前也要慎重,以最大限度避免虚假报道所造成的危害。
(作者:郭晓冉)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湖南民生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民生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但请注明来源“湖南民生在线”。
2、非湖南民生在线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至fzpd2008@126.com邮箱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删除。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