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深圳市口岸管理服务中心最近施行的车改方案:总经理每月补贴6800元,副总经理每月补贴4800元,部门正职与副职每月补贴分别为3600元、3200元。这被网友称作“最牛车补”。深圳市口岸管理服务中心有关... 深圳市口岸管理服务中心最近施行的车改方案:总经理每月补贴6800元,副总经理每月补贴4800元,部门正职与副职每月补贴分别为3600元、3200元。这被网友称作“最牛车补”。深圳市口岸管理服务中心有关人员回应,此次车改标准执行的系2003年深圳市国资办下发的《深圳市市属国有企业公务用车改革指导意见》,并未超标。(10月16日《南方都市报》) 车补不计算在工资之内,光这一项就6800元,的确令人惊讶,网友抨击说,闪瞎双眼。该国企员工也愤愤不平,发帖曝光。和党政机关目前的车补标准相比,例如司局级官员每月车补不过1300元,6800元的车补高得离谱。不过,我们应理性看待“最牛车补”,毕竟企业车辆使用频率高、公私事不易分清等情况不同,标准肯定和党政机关迥异。针对国企车补,国家也没有指导细则,即“最牛车补”有不当之处,也有借机自肥的嫌疑,但是并无违法乱纪问题。 “最牛车补”依据的是深圳的地方规定,即便是“最牛”,该国企却表示,比规定标准还要低。无独有偶,去年年底,国企西安经发集团管理层被曝车补最高每月达5300元,回应质疑时,涉事领导称,“高多少或者低多少,国家没规定”。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国企车补怎么发,完全是地方上各自为政,发多发少,自己说了算。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避免权力自肥的情况。 某种程度上,“最牛车补”暴露出国企车改混乱的一个侧面。一直以来,谈及公车改革,老百姓的目光往往盯着党政机关,国企似乎已成“法外之地”。虽然国企公车消费一直是政府的重点监管项目,但是从总体来说,根本就是一本糊涂账。国企有多少公车,国资委表示不清楚;国企公车使用规定为何,监管部门标准频发,仍不明朗;国企车补发放应参考什么标准,在国家层面没有统一的规定。 其实,目前国企车改一片混乱、各自为政,和党政机关车改走过的路极为类似。在7月份中央启动针对党政机关的车改之前,党政机关车改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各自为政,在试点“交通补贴”的地方,也出现过“天价车补”,激起民众不满。7月份,中央确定党政机关车改明细,“天价车补”也就销声匿迹了。因此,如果国企车改在国家层面缺少一把衡量的尺子,而将改革权下放到地方,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车改方案。 国企具有双重身份,既有权力色彩,又要参与商业运营,双重性质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公车消费必须要严管。国企车改不能行驶在监管盲区,地方国企车改更不能丧失国家坐标。看看西安经发集团被曝高额车补后,如何整改的吧:由于没国家标准,其参照的竟然是《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不得不说,真有些照猫画虎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