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一则“畜牧兽医局局长转任教育局长”的新闻,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哈尔滨市人大25日发布任免职名单,其中,免去秦德亮市畜牧兽医局局长职务,任命其为教育局局长。(人民网8月26日) 这样一则原本十分普通寻... 一则“畜牧兽医局局长转任教育局长”的新闻,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哈尔滨市人大25日发布任免职名单,其中,免去秦德亮市畜牧兽医局局长职务,任命其为教育局局长。(人民网8月26日) 这样一则原本十分普通寻常的地方人大人事任免信息,之所以会引起舆论普遍关注,显然与“畜牧兽医局”和“教育局”这样两个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直观而鲜明的巨大职能反差密切相关。这正像不少网友议论的,“这个跨界也太大了吧”、“一个畜牧局长管教育,从管理畜生到管理人,能顺畅吗”。 “畜牧局长转任教育局长”是否足够合理、是否一定会存在网友所担心的“跨界太大”问题?冷静理性分析一下这位专任局长的简历,答案恐怕并不一定。如简历显示,秦德亮曾有过3年“中学教员”这一与教育有直接关系的经历。同时,综观秦德亮30年的整个仕途履历,其“畜牧兽医局局长”履历实际上不到两年,相比之下,其长期担任“政府市长、区长”这样“掌管全局”性领导职务的时间则要长得多。这种履历背景下,我们显然很难简单断言他是没有教育局长任职资格的。 不过,尽管如此,显然又并不能因此就说网友舆论对于此事的关注和质疑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畜牧局长转任教育局长”之所以惹人关注、引来质疑,其实并不完全简单是因为“畜牧局与教育局”间的表面职能反差造成的,更深一层事实上还是由于这样一个官员任命本身缺乏充分的公开透明度,进而导致选人用人过程的公信力、说服力不足造成的。这集中体现在,一方面,这一转任任命在事前并没有被充分公示、说明,被置于阳光之下,接受舆论监督、征求公众意见;另一方面,即便是在宣布任命之后,对于这一“转任”任命,相关部门同样也没有予以详尽公开的解释说明,解释这一任命的具体理由、依据,比如,为什么必须将“畜牧局长转任教育局长”,认定其拥有转任资格的具体依据又是什么,等等。 张贵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