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个人文学爱好网-湖南民生在线-湖南民生网-湖南民生在线网

当前位置: > 书画·艺术 >

阿昆(刘宏禹):用深情和炽爱挥洒丹青

时间:2016-09-23 10:30来源:湖南民生在线 责任编辑:刘红艳
  湖南湘潭人杰地灵,素有“金湘潭”之称。这里是齐白石的故乡,文化底蕴厚重,受其影响,活跃着一大群酷爱艺术的人,年近40岁的阿昆,就是其中一个。  
  日前,记者在长沙水墨秋香画廊如约见到了阿昆。  
  阿昆,本名刘宏禹,号仁竺居士,斋号立竹轩,湘潭人。擅长梅兰竹菊兼涉山水人物,书法篆刻皆精,在继承著名画家齐白石虾画的基础上独创“一笔虾”。现为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湘潭市少儿文学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昆仑画院院长。  
  见到阿昆时,他正在专注作画。只见他提起一只墨笔,小心地蘸取了少许墨汁,在宣纸上轻轻横纵各描了几笔,又调和颜料与墨汁,点缀了一番。不过数分钟,一幅清新淡雅的兰花图便跃然纸上,自然又慵懒的兰草,零星的几朵兰花,简单而不失格调,让人不禁赞叹作画人功力之深厚。  
 
 天性爱画  
  阿昆最早接触绘画是在1982年。父母将年仅10岁的阿昆送到湘潭市少儿美术班学习绘画,在那里,阿昆被精妙的绘画艺术深深吸引。
  在少儿美术班学习3个寒暑后,阿昆有幸结识恩师齐林甫。齐林甫是齐白石的侄孙,上世纪30年代毕业于华东美专,也是齐派传人中最具盛名的花鸟派大师。当时,父母带着刚小学毕业的阿昆在湘潭市齐白石画院参观,碰到了年近七旬的齐林甫老师。阿昆刚好带着自己的“新作”——一幅《桂林山水》水粉画,便欣喜又胆怯地拿出请老师指点。  
  “他表扬我:‘这么小的孩子能画出这样的作品,相当不错!’这给当时年幼的我很大动力和自信。”阿昆回忆当时情形,齐林甫老师在点评之后,愿意接收他到门下学习中国画。  
  此后3年孜孜不倦拜师学艺,使阿昆得到艺术熏陶,也为后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986年,刚上初一的阿昆作的《虾趣》获湘潭市书画大赛二等奖,《乐在其中》获湘潭市青少年书画大赛一等奖。1987年,其《潇洒临风》又获“神农杯”优秀奖、炎陵书法学会全国会员作品篆刻优秀奖。  
  初中几年,阿昆的国画也“初露锋芒”。据他回忆,那时除语文和政治成绩优秀外,其他科目都一塌糊涂。由于阿昆“上甲课做乙事”,喜欢在课堂上画画、刻印章,所以常被老师批评为“不务正业”。  
  1988年初中毕业,阿昆没有继续求学。  
   
不忘画笔  
  初中毕业后,像许多湘潭人一样,阿昆本着“实用为主,先谋生存”的原则,先后在汽配厂当过临时工,在酱货店卖过酱油,最后成了发型师。
  从1989年到2006年,阿昆从理发店学徒到当年风靡湘潭的环球发型屋正式工,再到辞职“单干”,2000年阿昆已成湘潭市美容美发行业的“老大哥”,不过,那时他的艺名叫“阿鲲”。  
  阿昆回忆道,几年发型师做下来,他已是湘潭市一个很有名的师傅了,当时市里很多名人都来找他剪发,每月仅理发用品提成就能拿五六百块钱,在当时算是一笔较高收入了。后来,他自己创业,收入就更高了。那时,只要提“阿鲲”,别人就知道是谁。  
  2006年,
阿昆不顾家人和亲友劝阻,毅然放弃从事了十几年的美容美发工作,创办了昆仑画院,做起职业画家。他改名为阿昆,简单易记,既与过去有关联,又有区别,阿昆对这个名字颇为得意。  
  “以前是迫于生计,哪里钱多往哪里钻。现在条件允许,终于可以专心陪伴自己的‘老朋友’了。”原来这18年的谋生之路,阿昆一直未放弃自己的爱好,闲暇之余,不忘拿笔苦练技法。  
  “我喜欢把画挂在自己店里,这样可以不断提醒我,不放弃绘画。”阿昆说,“画大多都送了朋友。老婆后来说我,上班回来后只知道画画,生活很枯燥。”刚开始,老婆尚能忍受,但在2006年阿昆选择放弃美容美发工作专心作画后,阿昆和他的妻子离婚了。“现在,老婆成了前妻。”阿昆说起这件往事,显得很失落。  
  那些年,阿昆钱赚了不少,也失去了很多,但在艺术上,他的脚步始终未停下。1990年,他举办了湘潭市首届翔鹍笔会;1998年,其作品入选《国际硬笔书法家观止》;1999年,他的作品入选澳门回归纪念碑林,并入编《回归》一书;2004年,作品入选“全国梅兰竹菊中国画作品展”;2005年获“和谐中国全国书法新秀大赛书法优秀奖”等。  
  看到阿昆厚实的手掌,敦实的外形,记者实在无法将白天应接不暇地为别人吹洗烫染的他,和晚上安静铺纸、作画题诗的他想成同一个人。  
   
孜孜不倦  
  成为职业画家后,阿昆对自己的专业水准有了更严格要求。中国画自古书法和绘画相结合,只有扎实的书法功底,才能将中国画的细腻和意境表现恰当,阿昆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2006年,阿昆拜著名书法篆刻家刘泽荣老师为师,深入学习书法、篆刻艺术。  从理发名匠阿鲲,到中国画名家阿昆,自是经历了脱胎换骨的过程。阿昆认为,绘画尤其是中国画是广学薄发的过程。走进昆仑画院,满屋子书香墨香,书架上各类艺术、文学、书画、经典书籍琳琅满目,这些阿昆大都逐字逐句阅读过。  
  在题材拓宽和形式构成两方面的创新,算是阿昆在国画上的一种突破。像许多传统国画家一样,阿昆也喜欢画梅、兰、竹、菊。其中,他最喜欢的是竹子,他擅长于江南大地竹子的写意,仅2007年至2011年间,阿昆以“春天的舞蹈”为题材的竹子图就被人收藏几千幅。美术评论家董赤宇评价他的画时用这样的话语:“阿昆画竹几千幅,是经过他的心灵、情感浸染的具有强烈艺术生命力的美学意象,把观赏者引入充满想象的美的空间,从画中我们能看出阿昆孜孜以求于中国画的写意精神。”  
  阿昆还擅长表现深秋饱经风霜的劲草,从衰败、凄清、残缺中不断发掘枯草顽强的生命力,他以潇洒粗犷、雄浑率真的风格形成其个人独特的艺术特性。  
  2007年,阿昆成为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这远不是阿昆的目标。阿昆每年要去各地写生,除到风景名胜地旅游,观察自然之景象,还不忘到当地著名书法艺术家处拜访,不断与他们交流绘画心得,博采众家之长。2011年,阿昆和俄罗斯女艺术家拉达在湘潭进行了艺术交流,并互赠作品。  
  “我希望在笔墨技巧成熟的前提下,用自己的表现形式绘画,表现自我。”阿昆说。  
  “阿昆的画,宁静、恬淡、见功力。”这是88岁的湖南当代书法家王超尘老先生评价阿昆的话。与阿昆接触后,不难发现他亲和、坦诚。他的画如他的人一样,有着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渗透着自信的领悟和个性的张扬。不管是多年的美发经验,还是已无法挽回的婚姻,都是这个狂放不羁的湖湘汉子人生经历的一部分。而对待艺术至精至诚的态度,将帮助他走出更加辉煌的艺术之路。

 
阿昆(刘禹宏)作品欣赏: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湖南民生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民生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但请注明来源“湖南民生在线”。
2、非湖南民生在线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至fzpd2008@126.com邮箱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删除。

顶一�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