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个人文学爱好网-湖南民生在线-湖南民生网-湖南民生在线网

当前位置: > 书画·艺术 >

诗联融今古翰墨溢馨香

时间:2015-11-09 12:43来源: 责任编辑:
——记中国著名学者、楹联诗词书法大家余德泉先生 文/周阳余德泉在中国百诗百联岳麓书院论坛上演讲 尝闻中南大学余德泉教授之“卧云台”,侧倚浓翠苍郁的虎形山,时有青云山雾自林而入,因慕其才高德重之名,一日有幸登门拜访。当我们到达余教授家里,领
  核心提示:——记中国著名学者、楹联诗词书法大家余德泉先生 文/周阳余德泉在中国百诗百联岳麓书院论坛上演讲  尝闻中南大学余德泉教授之“卧云台”,侧倚浓翠苍郁的虎形山,时有青云山雾自林而入,因慕其才高德重之名,一...

——记中国著名学者、楹联诗词书法大家余德泉先生

文/周 阳   诗联融今古  翰墨溢馨香
余德泉在中国百诗百联岳麓书院论坛上演讲   诗联融今古  翰墨溢馨香   诗联融今古  翰墨溢馨香   诗联融今古  翰墨溢馨香    
  尝闻中南大学余德泉教授之“卧云台”,侧倚浓翠苍郁的虎形山,时有青云山雾自林而入,因慕其才高德重之名,一日有幸登门拜访。当我们到达余教授家里,领略到那恍若仙境的山景和阵阵书墨清香,心中涌现的,便是和“隐士”、“学者”、“联家”、“诗人”、“书家”相关的一些联想。
  陶潜居山下,赏霜菊,自耕织,王维隐林间,伴竹石,枕烟霞,这都是先贤的意趣。余教授在卧云台上读书写字,研究古汉语楹联诗词书法,就着一杯香茶,与我们相谈甚欢,所展现的却是当今大家的风采。 
少时青云志 岂肯委凡尘   余教授年少时,家境贫窘,一日难饱三餐。小学时一边种田,一边读书。初高中在县城上学,家离城120多里,上学或假期返家都是一天走到。“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1960年,余教授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语言专业。大学期间,他专心学习我国
语言文字,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特别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又得到以王力先生为代表的一大批名师教导,在文字、音韵、训诂诸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64年,他为了写一篇研究《说文解字》省形字的论文,竟将《说文解字》中九千多个篆字连同重文、古文近一万一千字全部默写下来。其师唐作藩先生在给余教授《对联格律  对联谱》作的序言中说:余教授在北大期间“聪颖好学,成绩突出,当年教过这个班的教师大都至今还有深刻的印象”。
  1965年,余教授从北京大学毕业之后被分到长沙地区,从事教育工作。文革以后长沙铁道学院、岳麓书院等高校和研究单位争相延揽,但下面不放人。余教授觉得在下面发挥不了更大的作用,于是用毛笔宣纸写了一份《陈情表》,言辞恳切,终于打动了当地的领导,得以调到现在的学校。文革一结束余教授就开始了学术研究,在县区时就印行和出版了两三部书。到了高校,便如蛟龙入海,全身心投入古汉语、楹联和书法等多方面的研究,并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痴醉联中律 无惭翘楚名   十年浩劫中,余教授被放到了一所乡村中学。单位大门两侧有两句当时流行的口号:“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一日,有人议论说:“这对联好是好,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有一边多两个字”,虽是寻常谈话,却引发了余教授的思考,让他萌发出研究对联的念头。1979年底,在搜集了五十多幅对联后,他写出了《对联的艺术》一文,《长沙晚报》立即连载,这极大地鼓舞了余教授研究对联的信心。余教授发现,已有的对联典籍差不多都是对联的汇集,理论研究基本是个空白,从此对联研究成便为余教授的一个主要目标。为拓对联研究之荒,他苦心孤诣,不辞劳苦。
  八十年代初,余教授就开始到处搜集对联资料,并花费两年的时间对六千多幅对联做了研读、考释和分类整理,为了弄清对联中的僻典和一些地方性的人物掌故,有时一天竟发出一二十封信。余教授凭借自己研究对联的信念,深厚的古汉语知识,勤奋踏实的作风,博观约取,1985年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对联纵横谈》一书,被楹联界视作“我国楹联学科的一部奠基之作”。 经过十多年的研究、积累和修订,1998年,在《对联纵横谈》的基础上,又写出了更科学、更系统、更全面的《对联通》一书,被楹联界称为“通往对联殿堂的向导”。同年,余教授和夫人孟成英老师共同完成的 “堪称我国楹联艺术博物馆”的《古今绝妙对联汇赏》一书又得以出版。此书的毛笔行书手稿煌煌十大册尚保存完好。此外余教授还写了《中国长联三百三》、《天下名联》、《余教授教对联》和《古今茶文化对联观止》等著作。《中国酒对联大典》约180万字已经完成,只尚未印出。《中国戏对联大典》约100万字也即将完成。字字看来皆心血,多年辛苦不寻常,余教授凭借自己渊博的知识和超人的毅力,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崭新的对联世界。
  对联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创作过程中遵循着约定俗成的规则,大多凭借自己的悟性去把握,并无人进行总结。上世纪80年代末,余教授发现了“马蹄韵”的对联创作规则后,深入民间采访对联界的前辈,参照历代对联作品进行概率统计和论证,不仅整理出句脚规则,而且将句中规则及其与句脚规则的有机联系也研究出来,使对联主要规则的系统性和精确性第一次展示在人们面前。后来,又经过几年的不断研究,1997年出版了《对联格律对联谱》一书,详细介绍了马蹄韵,并编制出了我国第一个对联谱,震惊楹联界,堪称楹联学科的一座丰碑。此后,余教授又陆续将“朱氏规则”和“李氏规则”及其与 “马蹄韵”相比各自的定位一起展示在人们面前,使楹联创作规则系统得以全面完整的展示,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楹联理论的研究和楹联事业的繁荣。2011年,余教授将历年写的研究对联的文论选了130多篇编成《余德泉对联文论》付梓,楹联学科的诸多基本内容本书皆有论述。正是由于余教授在楹联理论研究上的卓越贡献, 在2007年中国楹联学会组织的中国楹联最高奖“梁章钜奖”全国评选中,他无可争议亦当之无愧地获得了第一名。
  余教授不仅研究联律,也研究其他韵文格律。他所写的“诗律”、“词律”、“曲律”和“联律”四章十余万字,已被作为“通论”印入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面向二十一世纪”大专院校教材《古代汉语》之中。而联律进入大专院校教材,这也是第一次。
  在采访中,得知国内只有余教授一个人在系统研究非汉语汉字对联,我们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说该项研究已完成四篇文章约十万字,两篇在国际会议上宣读,一篇在《澳门语言学刊》上发表。在中国,有十几个民族都有用自己的语言文字模仿汉语汉字对联进行创作的作品,这都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然而随着经济一体化、少数民族汉化、老一辈专家不断去世等各种原因,这种文化消亡十分迅速,因此必须加以抢救。言语间流露出的民族使命感让笔者不禁为之动容。而进行非汉字对联的研究并非易事。为了找到会写这些对联的人,常常要跑到偏远的地区去,许多时候还得深入乡村。交通不便,人地生疏,有时只能边走边打听。舟车劳顿之辛苦余教授并不在意,他遗憾的是有时候跑去了,要找的人却已经作古,不得不空手而归。搜集到资料以后,他还要跑到相关的研究所,或者请当地的专家一副一副、一字一字地识读。翻译出来。如果字数、意思等对不上,余教授还一遍一遍地询问,直到把问题彻底弄清为止。如果不具备丰富的语言学知识,请教时恐怕连问题也不知从何提起。文章写完之后还要寄回去给相关专家审视,确认无误后才发表。其抢救文化之良苦用心,潜心研究之执着精神和为人治学之谨严态度,着实令人佩服。但余教授说,由于几年来一直缺乏经费,研究已基本上处于停顿状态,如果再拖下去,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否继续进而完成此项研究,还是个问题。 
诗联藏雅趣笔墨寄豪情   余教授在推动楹联事业发展方面的业绩已经为世人瞩目,但他的成果却并不止于此。在古汉语、诗词、书法等方面,余教授的精深造诣和非凡才情也已经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认可,并且越来越展现出令人神往的人文魅力。
  在古汉语虚词研究上,余教授独树一帜。其《古汉语同义虚词类释》在1993年出版,凡71万字,两年后获得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正式提名。王力语言学奖原来每两年评定一次,要求在推荐时必须认定所推荐的作品符合获奖条件。据有关方面介绍,那两年全国出版的古汉语著作有300多部,获得正式提名者仅21部,获奖的才3部。可见要获得提名也是不容易的。
  在对联诗词领域,余教授不但理论研究系统深透,其创作成果也堪称丰硕。已经结集出版了《得月斋联稿》和《余德泉诗联新稿》两部作品集,其“诗联三稿”在适当的时候也将出版。
  人之秉性,各有所长,若非上哲,兼善为难。 理论与创作交互并进,同臻上品,是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有些人甚至认为,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余教授却用他的理论和创作两方面的成果证明了这种可能性。
  余教授联作、诗作内容类别丰富,包罗万象,足见其胸襟宽广,博学多闻。余教授习惯一边考察一边创作,所以其作品清渠活水,生活气息很浓,天然无饰,新鲜活泼。在日本七天,作樱花绝句30首;游新疆八日,作诗词21首,可见一斑。像题汤圆店联“雄心吞日月,醒眼看沉浮”;在新疆食马肉时疑其是否千里马而作之 “边庭无事国疆安,千里能驰亦枉然。枥下未曾逢伯乐,于今只作碗中餐”,以及游新化大熊山春姬峡看山花之“千丛芳艳碧山开,独对云溪未自哀,忍问人寰好色者,缘何不到此间来”等诗,人们多有传诵。余教授所著之《得月斋联稿》、《余德泉诗联新稿》两书,收其所作对联诗词曲赋作品上千件,都恪守格律,融古汇今,言辞精妙,很受读者欢迎。
  尽管余教授并不是专门搞书法的,但他在书法方面的成就却让许多专门搞书法的人也相形见绌。二十多年来,他写信基本都用毛笔,手稿在用电脑以前也都用毛笔或者钢笔书写,文字能写上十种字体。他的书法不受世风干扰,将“高精古雅返朴归真”作为追求的目标。其行书理法通达,清雅自然;隶书苍茫古朴,圆润厚重。余教授尤擅章草。他编著的《章草大典》和《章草传帖》两部大型工具书,前者达1700页,后者也在千页以上,前无古人,填补了章草研究方面的空白。由于深广的学养积淀和高雅的艺术追求,他的章草书法继承了典型的文人传统,充盈着一股书卷气息。凡是欣赏过余教授章草书法的人,无不为其精严法度和生动气韵的完美结合而叹服。中国书协副主席、北京市书协主席林岫教授在看了余教授书写的《章草论语》后说“当今书章草者甘自下拜矣”,《中国书法》杂志原副社长副主编、深圳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李中原教授说余教授的章草“熟乱至极”、“其用笔之精熟,结字之合度,几乎无可挑剔,就这个角度看,当下书坛无出其右者”,这些都不是溢美之词。
得月养情致 卧云抒雅怀   路远何须惧,自有求索心。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第一部著作《语文四品》开始,余教授已经有二十余部专著问世,真正是著作等身了。但他求索的脚步却一刻也没有停止。余教授说,自己每天都在忙着著书写字,希望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多尽一点力。笔者不禁疑惑:“余老,您写书为什么不让您的学生帮助您呢?这样也可减轻点负担。”余教授回答说,这些东西不能假手于人。其一,自己行文有自己的思路,别人不一定能捉摸得到;其二,说一句很现实的话,年轻人没有那么多的文化积淀,不能从整体上、细节上把握这些传统的东西。古稀之年的余教授,尚笔耕不辍。他类释古汉语虚词,创建首个楹联研究所,招收我国第一位对联学研究生,开拓非汉语汉字对联研究,编纂大型章草工具书,到台湾等地讲学,退休后招收入室弟子,直至最近登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岳麓书院高峰论坛,等等,都是为了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传承下去。“我每天生活平淡,但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有一句话好像是爱因斯坦说的:‘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取决于他对业余时间的利用程度。’从大学到现在,我一直记得这句话,年复一年,除了有什么安排以外,节假日都是我的工作日,一般的活动能够不参与尽量不参与,我想多有点时间来研究我要研究的东西。我的诗词和对联,大都是利用空隙时间写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确实需要有人耐得住寂寞,但由于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事实上我并不寂寞。只有无所事事的人才会感到寂寞。”余教授说。言凿凿,意切切,情真真,感动了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
  胸怀隐逸志,岂介虚浮名。当我们尊称余教授为“大家”时,余教授连连摆手道:“你们称我是大家,我从来不敢认为自己是什么大家。”余教授说,人要清楚地认识自己,要对自己作正确的定位,头衔毕竟只是头衔,不可太看重,如果与实际不相符,再大的头衔也不过是徒有虚名而已,再大的光环也会消失。他又说:“别人的评价只能看作对自己的勉励。天下太大,不了解的东西太多,学无止境艺无止境,同先贤相比,望洋向若,真不敢有所自是。”言谈举止间毫无虚浮做派。清代石蕴玉有联云:“精神到处文章老,& Z0 f: K9 e9 A, Z- ]& x# x学问深时意气平。”正可作为余老的写照。
  余教授曾填过一首名为《江城子·六十初度》的词。词曰:“ 孩提岁月忍煎熬。屋无茅,腹空号。励志晨昏,沟壑自为桥。不向邯郸寻梦枕,三场试,到京郊。十年劫火在难逃。慰穷聊,借书抄。古帙新文,检读到今朝。荒拓山原披路径,行万里,夜焚膏。”这首词概括了余教授走过的历程,同时也真实反映了余教授的求索精神和艺术涵养。余教授身为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书画研究院研究员、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民盟湖南省委文化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湖南省楹联家协会主席,学术有成,实不愧为双馨德业,一代大家。而他却依然奋斗不止,依然谦虚谨慎,不由人不产生高山仰止之感。  

Tags:翰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湖南民生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民生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但请注明来源“湖南民生在线”。
2、非湖南民生在线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至fzpd2008@126.com邮箱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删除。

顶一�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