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人勤春来早,处处涌春潮。近来,在湖南新邵县潭府乡随处可见广大农民在忙着春耕备耕,与以往相比,学科技,用科技手段促春耕生产成了该乡农民春耕生产突出的特点。 良种良法成为新“追求” 入春以来,前来乡种子...
人勤春来早,处处涌春潮。近来,在湖南新邵县潭府乡随处可见广大农民在忙着春耕备耕,与以往相比,学科技,用科技手段促春耕生产成了该乡农民春耕生产突出的特点。
良种良法成为新“追求” 入春以来,前来乡种子站购买良种的农民络绎不绝,他们一边忙着选购水稻、玉米和蔬菜种子,一边向农技员请教种植技术。为助力春耕备耕,潭府乡早部署、早行动,充分运用科技力量,大力推广良种良法,普及新技术,大力实施科技兴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农技培训“贴民心” 为保证春耕生产顺利进行,潭府乡因地制宜,因需而训,针对春耕生产实际需要,积极开展以农民技术员、科技示范户、种粮大户及返乡农民工培训为载体的技术培训工作。组织农业科技人员下乡进村开展服务春耕生产行动,进行集中培训、田头现场示范等多渠道、多形式、有针对性地培训,向当地农民讲解怎样选购良种、超级稻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抛秧与机械插秧育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怎样防治病虫害、春熟作物田间管理等。为达到使农民们学得会、用得上的效果,培训还实行让农民想学哪些技术自己“点菜”,技术人员“照单”开讲,并组织群众与专家面对面交流,邀请部分种养能手到田间地头现场示范讲解。 “土专家”成抢手货 素有“土专家”之称的中潭村农民李凯安总是个大忙人,每天前来联系购买种子、秧苗、聘请技术指导的农民络绎不绝,每天晚上到他家串门聊天谈得最多的话题也是农业科技。面对乡亲,李凯安总是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近年来,潭府乡经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发挥科技示范户在农业科技、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传、帮、带”作用,培养出了一批熟悉当地情况,拥有丰富的科技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土专家”。如今,土专家们在当地就像明星一样受到群众的欢迎。“村看村,户看户,群众都看示范户”已成为当地的新民谣。 互联网上找“帮手” 近日,笔者来到大江边村科技示范户张林凤家里,看到他家电脑旁围着不少左邻右舍的农民,查看网上种植技术、农产品供求信息。老张介绍说:“为做好今年的春耕准备,我特意买回了这台电脑,接上宽带,搜集有关农业政策以及新产品、新技术、市场供求等方面的信息,今年准备打个有把握的‘仗’”。像张林凤一样,网上备耕正成为该乡农民的新时尚。 科技书里觅“真经” 笔者在水口村村部的农家书屋看到,农业科技、种养技术、法律法规及科教光盘等图书光盘琳琅满目,报刊整整齐齐地排放在书报架上,几个农民正聚精会神地坐在桌旁边翻阅科普书籍查找致富信息。笔者跟正在看书的村民李德才聊了起来,老李是个种田“老把式”,村民们都称他有一套“种田经”,可近段时期是春耕大忙时节他却抽空频频光顾农家书屋。老李说:“家里种了10多亩水稻,还种了几亩药材和果树,养了猪,现在仅靠种养经验来发展种养业已经不行了,还得靠科技帮忙”。椐该村村主任李志辉介绍,去冬今春以来,每天上农家书屋看书读报查资料的村民不少于10人。 (作者:唐吉民) Tags:农民 科技 先行 春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