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湖南民生在线讯(张金干)10月22日上午,洞口县公安消防大队教导员许名芳作为带队县级挂点领导带领县文广新局局长严楚纲、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局长黄生龙、体育局局长谢为群等一行12人,翻山越岭,驱车50多公... 湖南民生在线讯(张金干)10月22日上午,洞口县公安消防大队教导员许名芳作为带队县级挂点领导带领县文广新局局长严楚纲、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局长黄生龙、体育局局长谢为群等一行12人,翻山越岭,驱车50多公里深入到海拔1000多米高的大屋瑶族乡坪江村扶贫点,开展精准扶贫“一对一”慰问走访活动,零距离听民声解民忧,并与村支两委班子共商村级经济发展计划,研究脱贫致富“三年规划”,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传递正能量,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位于雪峰山腹地的大屋瑶族乡坪江村, 距县城50余公里,人烟稀少,全村6个村民小组,101户326人,由于住居分散,山多田少,全村132亩农田,5028亩林地有半数以上系荒山,村民半数以上靠在外打工维持生机。加之沿线5个贫困村,方圆10多公里无一所学校和医院, 小孩读书难,村民行路难、就医难。交通落后,沿线26公里崎岖机耕山道,凸凹不平,窄小弯多,是洞口县有名的贫困村。2015年被洞口县列为重点扶贫村,按照县委县政府县级领导挂点扶贫分工安排, 许名芳同志担任带队县级挂点领导,负责坪江贫困村的扶贫工作。由县文广新局、体育局、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等3个单位负责对口扶贫。2015年,在联点帮扶共建单位的积极努力下,投资23万元,为坪江村建起了200平方米的二层村级组织活动中心,建起了垃圾池,修复水毁工程农田60亩, 低改楠竹1000余亩,同时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从此, 圆了“村支两委”和坪江人民的喝水难、行路难第一个梦。
上午10时从县城出发,经过近2个小时的颠簸终于抵达坪江村。没来得及休息, 许名芳一行在村支书尹华财的陪同下,先后来到曾德钦、张京艳、尹显松、曾玉石、曾维楚、杨白孝等12名特困群众和五保老人家里,逐个慰问走访,看望特困群众和五保老人,并送去了慰问金,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贫困百姓的心坎。
在村主任潘嗣家里, 许名芳一行还详细听取了村支书尹华财关于坪江村交通、发展经济等方面的汇报。并组织3个扶贫单位与村支两委班子共同商讨村级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通组公路硬化改造等问题。座谈会上,许名芳就村里提出的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代表县扶贫挂点领导向坪江村提出了几点忠恳建议。他希望,坪江村要脱贫致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村支两委班子首要是立足山区实际,因地制宜确定发展具有主导地位的特色产业,瞄准拳头产品,开发支柱产业,比如养殖业也是一门致富门路,可大力发展养殖业。如养牛养羊,在山区有独特的优势,成本低,收效稳。同时,还可以利用山区木材、竹子多的优势,兴办竹木加工企业,搞竹木加工,可组织村民开办或招商引资兴办一个竹木加工厂,生产筷子、竹扫把、竹器、餐具等类的竹制产品,还可利用山地多海拔高的特点,开发1000亩茶叶基地、100亩金银花生产基地,由茶铺茶场专业技术人员对口指导,兴办茶叶加工厂,打造高山云雾茶第一品牌,走出国门,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富不富,先修路。关于通组公路建设问题,是坪江百姓的最大梦想。因此,村支两委要加强请示汇报,密切与职能部门的联系,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发动村里在外工作的同志,想尽千方百计,积极争取政府和各级的支持,依靠党的惠民政策,力争2015年内修好坪江至大田的5公里通组公路,让老百姓受到实惠。要从改善人居环境入手,着力抓好人畜饮水、改造民居、道路硬化、美丽村庄等惠民实事。强村固基的重中之重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抓路径、抓项目、抓产业,积极探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模式,力争将山地、林地、矿产等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动力。
座谈会上, 县公安消防大队、县文广新局、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县体育局纷纷表示: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县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要求,强化责任落实,一如既往、不遗余力地支持坪江村的各项建设,带着感情和责任,从有限的行政经费当中挤出部分资金,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办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