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孙圣端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于石门县西北山区的某乡镇,但愿所有为人儿媳的人看完稿子后有所感悟和启发,孝敬老人是我们每个人的应尽义务。 石门西北山区某乡镇的将军村里,有一名号称是“替天行道、...
孙圣端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于石门县西北山区的某乡镇,但愿所有为人儿媳的人看完稿子后有所感悟和启发,孝敬老人是我们每个人的应尽义务。
石门西北山区某乡镇的将军村里,有一名号称是“替天行道、专打抱不平”的人,就在他母亲过世后的一个月零几天,年岁已高的老父亲又突然重病倒床,不吃不喝。心急之下,为了把料理和操办父亲后事的全部负担强加在自己二哥的肩上(母亲去世后的丧事是大哥负担的,父亲的后事应由老二、老三俩兄弟分担)。从而,推脱自己孝老养老的应尽义务。于是,夫妇俩经过合计,趁二哥外出未回家之际,召集不满十七岁的侄子替代他爸爸行使权利,与叔叔、婶婶以抓纸团的方式来决定由谁家承担照顾老人和操办老人后事的责任。 当着亲人和邻居的面,身为长辈的叔叔和婶婶提出了一个即将形成决定的操作方案,也就是用两块白纸,一张写上“送”字,一张为空白,然后将两张纸揉捻成团,两方各拈一个纸团。谁家拈到“送”字的纸团,就由谁家负责料理老人的后事。 具体操作方案确定后,首先是婶婶提出和侄子做试验拈纸团,一连拈了三轮纸团,写有“送”字的纸团都被当婶婶的拈到了。因为是做试验,婶婶抓的纸团就没有生效。婶婶对侄子说:“我们家是你叔叔当家,以叔叔拈的纸团为准,不准反悔”。只是叔叔连续拈了四、五次全是拈的写有“送”字字样的纸团,这时叔叔、婶婶脸色深沉,侄子却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说:“叔叔、婶婶连续拈了近十次纸团,‘送’字的纸团都被你们拈到,爷爷应该由你们家料理负担了吧”。这时,叔叔两脸通红,睁大眼睛冲着侄子发怒:“你小小年纪,不懂法律、不满十八岁,没你说话的权利”。面对叔叔的无理责备,侄子伤心地哭了。 之后的一段时间,叔叔、婶婶和侄子拈纸团的传闻便成了当地人的热门话题。二个月之后,这位“替天行道、专打抱不平”的叔叔,在一次“替天行道,为人鸣不平”的途中出了车祸。 Tags:叔叔 婶婶 侄子 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