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不良标语似乎是个老话题。然而,4月23日《法制日报》一篇《中国式标语变迁调查》,却让人们看到,虽然经过整治已有所改观,但各地的标语怪象、乱象仍然非常严重。有论者指出,“标语崇拜”或源于一些地方官员法治意识淡薄,或基于疏于行政管理,只得仰...
法律拟制,又称法定拟制,是将原本不符合某种规定的行为也按该规定处理。法律拟制的目标通常在于:将针对一构成要件所作的规定,适用于另一构成要件。我国刑法规定了许多法律拟制条款。比如,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
在司法实践当中,当直接通知犯罪嫌疑人家属或单位有困难时,办案机关往往采用邮寄送达的方式送达拘留通知书,笔者认为这是不恰当的。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送达方式有直接送达与留置送达两种,并未规定邮寄送达。对拘留通知书等文书适用邮寄送达的法律...
《法制日报》最近报道了一项新举措:由山西省检察院牵头,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山西省人民检察院、山西省公安厅联合会签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办理死刑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纪要》),其中规定各级法院在召开审判委员会研究死刑案件时,应当及时通...
对于教唆贿赂的理论,我国法学界探讨得不多,因此,加强对教唆贿赂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显得尤为重要。从严密法网,惩治贿赂犯罪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应当把教唆贿赂行为单独规定为犯罪,在刑法分则中单独设立教唆贿赂罪法条。理由如下: 第一,从法...
赔钱减刑这类做法,若适用于轻罪案件、过失案件、表少年犯罪案件等也无须苛责,若重刑甚至死刑案件也能够“赔钱减刑”,只能是鲁莽甚至是不义之举。 红楼梦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因收入中学课本,有点文化的人大都知道这段故事:贾...
樊崇义教授(左)在接受主持人采访 究其本质,法律程序乃达成做事之方法与过程,只有便捷与否,绝无高低贵贱。于被害人而言,唯有自身才是自己利益之最佳裁判员,刑诉也罢,民诉也罢,终不过是其填补损失之方法。为社会和谐之需要,私权救济之及时、充分,...
刑事和解的思想渊源最早可追溯至原始社会的私人分割赔偿,但作为一种新型的刑事司法理论,其发端于20世纪中叶,是西方社会从国家本位转变到个人本位的法律价值观变化的产物,刑事和解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实施,直接的动因来自日益增长的案件数量与检察资源有...
教育部长周济要求,明年起,全国所有公办普通高中禁止办复读班招收高三复读生。周济说,公办高中办复读班,是利用国家资源收费,不利于教育公平。 落榜复读,是考生们无奈的选择。从理论上讲,由于每年招生总额的限定,复读大军的加入确实挤占了应届生升...
内容提要:科学地认识罪犯、评价罪犯,矫正罪犯,是刑事司法活动的难题。如何从报应理论,惩罚理论朝向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从印象考核罪犯、模糊考核罪犯到罪犯改造质量评估,“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这是行刑理念的变革,是国家狱制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