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湖南民生在线-湖南在线民生频道-湖南民生在线新闻网-湖南民生新闻网-湖南民生在线网-湖南民生频道

当前位置: > 艺 术 >

八十春秋伴砚池 情溢书画写人生

时间:2015-11-09 12:44来源: 责任编辑:
笔者久想去湘乡探访少年时期的老师许自明,奈何琐事缠身,未能成行。这次趁春光明媚之际,起个早床,乘一车之便,来到了目的地。举手一敲门,室内传来老师洪亮的回答声。进得门来,只见满案纸笔,桌上还有一张未完成的画,书柜里放着许多书籍。室内虽简陋,却
  核心提示:笔者久想去湘乡探访少年时期的老师许自明,奈何琐事缠身,未能成行。这次趁春光明媚之际,起个早床,乘一车之便,来到了目的地。举手一敲门,室内传来老师洪亮的回答声。进得门来,只见满案纸笔,桌上还有一张未完成...  笔者久想去湘乡探访少年时期的老师许自明,奈何琐事缠身,未能成行。这次趁春光明媚之际,起个早床,乘一车之便,来到了目的地。举手一敲门,室内传来老师洪亮的回答声。进得门来,只见满案纸笔,桌上还有一张未完成的画,书柜里放着许多书籍。室内虽简陋,却有一股高雅之气扑面而来。

    仔细拜读老师的书画作品——大字“风华正茂”、“天道酬勤”、“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和四尺整张行书“《沁园春·雪》”等,深感其气势恢宏博大,其笔真力弥漫,抑扬顿挫,酣畅淋漓。真可谓笔力老到,既坚守传统,融会诸家法,又独辟蹊径,自成风格。他把米芾的变化多端,黄庭坚的气势恢宏、开张有度,张瑞图的奇险莫测,黄道周的遒劲奇逸、练达缜密,王铎的连绵不绝,怀素的古朴苍劲,静穆典雅、灵秀,何绍基的笔力雄健,融入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只有对传统的睿智取舍和长期的辛勤的临池不缀,才能创造出如此令人惊羡和神往的书法艺术。

    在老师近期创作的四幅国画《青松长青》图前,笔者揣摩了很久,画中松树苍劲挺拔,根深叶茂,山花烂漫,双鹤造型准确,生动传神,菊梅怒放,融民间趣味和文人趣味于一炉,其“明心自性”跃然纸上。再看其写意菊花,在石棱旁迎风斗霜,是那样的顽强,那样的英姿勃发。红色、黄色、紫色的菊花鲜艳欲滴,是瑟瑟秋风中一道亮丽风景。它们在秋风中怒放,在秋风中傲笑,使笔者想到老师的内心世界、艺术世界的美丽。步入老年正是深秋收获季节,硕果累累,但在这秋境里荡漾着无边的春意。

    在中国画中,最优秀的作品莫过于把握传统的精神内核和笔墨功夫。老师心甘情愿地接受优秀传统的馈赠,追求一种沧桑深厚的底蕴。其作画用笔雄健挺拔,用墨滋润淋漓,用色浓艳泼辣,其章法似信手拈来,随意而成,简约大气,造型准确,有时略脱开骸,离开而已神会取胜,在酣畅淋漓的笔墨中追求一份饱满和释放。不难看出其对传统的睿智取舍和对现代艺术的不菲薄,讲究遗貌取神,对东方文化精神内核的孜孜探求。其精神气质不仅包涵了东方文化中的那份隐喻的沉郁,还有一种对生命意识和精神进阶中的叩问。

    古人云:“书如其人”。老师创作出如此优美的书画作品,诠释着他一生勤勉,默默耕耘,历经坎坷,始终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

    许自明老师1929年7月出生于湘乡横洲杨家坳晏合山,父亲许谨余在长沙大托铺学汽车修理,后来学开汽车,上世纪40年代在河南郑州管理一所汽车修配厂,常年在外奔波。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12岁以后,老师就再也没有见过父亲,直到自己退休在家,台湾两岸恢复往来,才重见父亲。在那失去父爱的年代,老师与母亲长期住在外祖父家,舅舅李翊六任西醴陵复兴银行经营部主任,经济条件尚可,一直资助他的学习费用。1935年开始读小学,舅舅就要求其学习书画,长期不缀。1948年由湘乡步行去长沙,考入当时的艺术名校——华中高艺。在高艺学习期间,对书画艺术更是如饥似渴。当时就读于华中高艺的有李立、陈白一、赵修柱、周令钊、黄铁山、欧阳笃材、易图境、王憨山等,现均已成享誉海内外的书画家。1948年暑假,在华中素描老师汪仲瓊邀请下,老师与王憨山结伴在长沙泰山电影院画电影广告,俩人合作一个多月,连续画出白杨主演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大幅电影广告8张。每张尺寸8.5米长,3.5米高,深受人们的赞誉。

    自华中高艺肄业后,老师于1953年就走上了书法美术创作和教育之路。他在美术创作方面,在湖南省第一届美展中,展出水彩画《秋》,速写《学珠算》,速写《教练员》三件作品,是湘潭地区当时展出作品最多的画家;同时,陆续在全国中央级报刊发表美术作品6件,省级报刊发表美术作品15件,市级报刊发表美术作品20多件。在书法创作方面,几十年来,在全国省、市(地区)各种书画展览中,参展50多次,多件书法作品获奖。如四尺条幅毛泽东《沁园春·雪》获全国“中国魂”中国书画大赛老年组特等奖,并编入《中国当代艺术人才大典·经典卷》,其书画作品被海内外多家博物馆收藏。1995年在台湾基隆市举办个人书画展览,引起轰动,展出书画作品40件,低价均为7000台币以上,被台湾一建筑师收藏并为爱女陪嫁之物。至于在家乡湘乡,老师书写的招牌、牌坊、横匾、石碑、校碑、石联等超过200件,现保存的有“碧洲公园”、“湘乡体育馆”、“湘乡火车站”、“东方红小学”及东台山、南岳衡山上的石碑等,有的榜书大字竟达1米多一个,经过几十年的洗礼,至今仍熠熠生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湘乡千年古刹云门寺乃先贤登铨所书,此石碑三字月收乃云门寺镇寺之宝。为了保护“云门寺”这三个字,文革中,湘乡博物馆工作人员将其取下深埋土中,后来取出,“寺”字已损一半,仅留“土”字,老师为其补了下面的“寸”字,今天才有完整的“云门寺”悬于大门之上,已成湘潭“伟人故里行”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书法美术教育方面,老师于1950年至1990年先后在湘乡于塘仁谋中学,湘乡市一中、三中、湘乡师范教书法美术,教龄长达40年,精心培育了大批书画人才。美术方面,有吕醉陶、唐映南、王海松、陈小奇、李海华、王立人、成就、潘若兰、周喜华、章杰、邓奇志、谭小平、付真忻;书法方面有丁华成、王立人、王奇志、尹拥军、陈星球、李星辉、莫仲德、何水林等。他的学生中,大约50人成了高级书画人才,都是国内、省内响当当的书画名家。中国美协会员、著名工笔人物画家、湘乡市原文联副主席唐映南常说:许自明是我的老师。著名书画家、曾任长沙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谭小平深情地回忆说,许自明是我的书法、美术启蒙老师,在我的书法作品中就有许老的影子。上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现湖南省美协连任主席,湖南师大艺术学院院长朱训德先生也曾在老师的门下学画。老师为了这些慕名而来的学生,辅导书法、美术,一直坚持到2006年。每逢双休日或节假日,老师简陋的套间里挤满了潜心作画练字的男女学生,大的近二十,小的仅八九岁,年近八十高龄的老师与孙辈学生们一起,谈书作画,其乐融融。对于前来求教的一些家境困难的学生,老师不仅热心施教,还进行经济资助,对于长期只拿国家教师薪水,膝下有两个儿子,妻子又无工作的老师来说,十分难得。对于学生的每一点进步,他都很欣慰,许多学生毕业后,其书画作品见诸报刊和各类大赛中,他总是通过学生传达或打电话鼓励,并对其在艺术道路上成长提出参考性建议。在学生心目中,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既是老师之爱,又如父母对子女之爱,是那样的淳朴和一往情深。几十年来,老师在湘乡、湘潭市乃至湖南省,无论是教学还是创作,不愧是一面旗帜,更是湘乡市书画教育时间最长的园丁。老师1984年加入省美协,1988年加入省书协,1986年加入中华书法研究会,曾任湘乡市书法顾问、美协理事。早在1970年调入湘乡师范时,他历任艺术组组长,被评为第一批高级讲师。1985年至1987年,他任湘乡市政协委员。2010年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著名艺术家吴冠中先生说:“学美术必须经历苦难,要有文化底蕴、功力并牺牲舍弃许多东西,如同进了修道院,就要下苦功夫。”几十年来,老师一直辛勤地进行书画创作,呕心沥血地从事书法教育事业,不重名利,这与其一生信守着“人以情为性,俭为本,和为贵”的格言是分不开的。老师一生经历了许多磨练和曲折,乐于献身艺术和艺术教育,独守精神家园,追求真善美,保持着知识分子的铮铮风骨和高尚情怀。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书画艺术的领域里,许自明老师是一株不凋的劲松,更是一株高高的、风姿绰约、虚心劲节的翠竹…… 

八十春秋伴砚池 情溢书画写人生

八十春秋伴砚池 情溢书画写人生

八十春秋伴砚池 情溢书画写人生

八十春秋伴砚池 情溢书画写人生

八十春秋伴砚池 情溢书画写人生

八十春秋伴砚池 情溢书画写人生

八十春秋伴砚池 情溢书画写人生

(作者:唐勇军 周红缨 周 洋)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