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湖南民生在线-湖南在线民生频道-湖南民生在线新闻网-湖南民生新闻网-湖南民生在线网-湖南民生频道

当前位置: > 艺 术 >

盎然生机素中出

时间:2015-11-09 12:44来源: 责任编辑:
文/潇风 艺术的创新不外乎两条路数:一为原创性,一为以古典为革新。这两条路数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了验证,但它们又都是以传统文化沉淀为基础的。前者是在个人的成就上寻找出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笔墨形式和观念;后者是在对古人的研究上对其辉煌与灿烂进行新
  核心提示:文/潇风  艺术的创新不外乎两条路数:一为原创性,一为以古典为革新。这两条路数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了验证,但它们又都是以传统文化沉淀为基础的。前者是在个人的成就上寻找出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笔墨形式和观念;后...

文/潇风

  艺术的创新不外乎两条路数:一为原创性,一为以古典为革新。这两条路数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了验证,但它们又都是以传统文化沉淀为基础的。前者是在个人的成就上寻找出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笔墨形式和观念;后者是在对古人的研究上对其辉煌与灿烂进行新的思考,从而作出自己的、适应时代的认识。当代美术评论家郎绍召先生对中国艺术的发展作出了更为精辟而有建树的思想指导,影响了当代画坛。我在多篇文章中也承袭过其思想,大都是以山水画和人物画为载体的,对于当代花鸟的赏析与涉及相对单薄,也由于当代花鸟画的创作与其曾经的辉煌相比颇为逊色,以原创性为创作方向且成功的画家为数不多。“以古典为革新”的创作队伍倒是一时盛极,取得成就者有欧阳笃材、易图境、柯桐枝、王子国等。今就王子国的艺术特色和笔墨形式作一简要的赏析,以期更深刻地理解当代花鸟画的创作格局及王子国的艺术成就。

  王子国,20世纪40年代末出生于湖南益阳一个农民家庭,从部队复员后当过村支部书记,做个伞厂的技工,因兴趣使然而立之年开始自学绘画,早年从师于杜炜、郑一呼等名师,后就读于湖南工艺美大,浓厚的艺术氛围与杜炜倡导的“重传统”,“拉开中西距离”的思想指导,加之杜炜、郑一呼、柯桐枝的言传亲授,吴昌硕的遗韵感染,使得王子国立足于传统文人画的创作根本,即坚持传统绘画最基本的语言方法——笔墨方法,在数十年的授业(王子国自本世纪起担任湖南城市学院,湖南益阳老年大学客座教授),体验与创作中,形成了他的艺术语言与风格样式,使传统的花鸟画更具当代特色,主要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一、笔墨与形象 
  王子国的笔墨以淡雅而醇厚为主要特色。其淡雅并非浅薄和柔弱,当代许多花鸟画家多刻意追求文人画的意味,对“写意”、“尚韵”为始终的追求之内涵有根本的误解,导致了对笔墨理解与认知的偏差,使淡雅的笔墨趣味流向疲软与轻糜。也有许多画家认为仅注重醇厚或厚重就可以寻得苍润之感,结果是生硬呆板,奋笔破纸的现象屡屡出现。笔墨的淡雅而醇厚是一种内在的辩证关系,也是坚持笔墨方法长期实践而得的结果。

  分析作品,如《三思图》、《清韻》等大多是淳厚而清雅的,画竹枝笔线遒劲、刚健,枝叶墨气厚重且笔幽淡,虽浓重而后提锋,与浅显的笔画到处戛然收笔的创作方式相比,则多了几份谦和与内在的功力。正是如此,才使得作品中的形象特征颇有天然之味,无论是觅食的鹭鸶,还是栖息的小鸟,其清神气韵与状态都因笔墨的醇厚与淡雅,尽得内蕴的生命张力,使画面产生了“厚而不浊,淡而不薄”的美感魅力。

  因此,能淳厚也能淡雅。淳厚也兼秀润是王子国笔墨的特点,而将笔墨与形象融为一体则是他的艺术特色,含蒲华的淋漓笔意而无其冷逸,追吴昌硕的大圭不雕而去其强悍。在当代中国画创作中,坚持笔墨表现与形象互为和谐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当代许多画家多重形象表现,或唯美或翻新,完全是脱离了笔墨的表现下进行了一次实践,其结果是作品在千篇一律或央却基础的状态中重复和抄袭着自己与他人。这也正是当代花鸟画无建树的原因之一。易图境的承袭传统是一个突破,柯桐枝以山水笔意入花卉表现,王子国坚持笔墨与形象的和谐统一,把花鸟画的创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局面,其根本就是:“必须一方面不脱离已存的正确的艺术判断方法,另一方面又有自由去探索全新的判断方法。”(利文森《从历史的角度去看艺术定义》) 
 
  二、色彩与笔法
  王子国艺术的另一特色则是色彩与笔法的融合。但这色彩并非占据画面构成的主导位置,作为支撑其筋骨及展现美感的仍是笔墨。但他是以墨取色,力求墨的透明感与朗润气质,在全新运用上打破了常规式的勾勒填彩法,而是以笔写之。力求掘味,而后赋彩。这样减弱了色彩的鲜艳度,画面流露出含蓄而活泼,沉着而朗润的气质。他的《岁月如歌》 《秋思图》 《金秋》就是如此的佳构。
  花鸟画的以书入画的笔法自吴昌硕、蒲华以来,已为画界所推崇。然“以书入画”又非形式的创新,也非简单的模拟。吴昌硕是继赵之谦等,以金石笔法入画,把古拙、凝重、强悍的石敦书风融于笔墨,形成了苍朴古艳的绘画语言。蒲华借助草书功力,以“波磔”入画,跌宕有致成为了他的自家形式。而蒲华的成功除此之外,还源于青藤的“破墨”,此“破墨”又与宋代梁楷的“泼墨仙人”等有渊源。这说明了传统文人的发展,求助于古典艺术,是能创造扩展出符合新的审美要求的天地。这是“以复古为革新”的根本所在。
  正是此,王子国以拙笔勾画,而后依笔势、性情所需施以色彩正是对传统的解析与拓展。明代有“钩花点叶”为最之说,其难度在于“钩”与“点”上,王子国则重“写”与“画”。“钩”与“写”,“点”与“画”本身有相同之处,都重笔势与笔力,不同之处是后者所具有的拙。在王子国取材于自然生活中常见题材的表现上,尽得盎然生机,朴素而生动。 
  
  三、意境与性情
  意境与性情,也指中国画的文化品格,它是关系情理、物理、画理为一体的审美体现。意境出性情,意境出品格。在中国画创作中不外乎两种境界:或“无我之境”或“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是以一种冷静淡泊情愫进入绘画,去描绘超然脱俗的客观现实,多将自我融入自然,以自然本身的生存方式来表现客体。这一思想引导了中国的文人墨客把中国画发展推向一个高潮。

  “有我之境”是一种入世的心灵写照。“以我观物”的内在是心境,外在是交融。这鲜明地是表现情意的艺术境界,移情于物,或注情于境,使自然带上自我的情感色彩,创作出具有时代印痕的作品。有人称吴昌硕的作品也偶有“俗气”,而这“俗气”又因笔墨的驾驭,沉淀为一股清泉,似人间的烟火温存而炙热,这正是融入关注民心的自我之境的流露。综观王子国画作,也可以感受出那淡雅的设色,湿润的墨色洋溢着朴素的生命气息。而淡泊功利又关爱生活,即迷恋传统,又勇于创新的自由心境。在花鸟画发展史上,历代丹青高手在其审美意趣与形式上,作了深度的探求,在曾经的成就上,创造了新的艺术样式,并从理论和实践中给以完善。正是如此的辉煌与高度完善,带来的是将此作为品评绘画的唯一标准,中国画至当代出现的萧条现象就不足以为怪了。王子国在这方面是是有所独到了。画中的所取景物乃是生活之常见,兰花、盛开的梅、风动的竹叶,还有那苍凉的芦苇、跳跃的麻雀、觅食的鹭鸶,都在自然的光晕中流露着静谧和亲切,一派恬静。此种境界让人感到主体与客体因画理的贯通而具有生活的真实感,让人感到淳厚的笔墨表露我们身边的可爱,如一杯清茶,色虽淡,味却隽永,以此观当代花鸟画坛,应有更多理性的思考。

  所以,架构王子国作品的仍然是笔墨,脱离了笔墨的任何创作,都将是对传统的否认与肢解。相反,任何墨技法都是以客观存在为依据的,两者是互为表里的,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得乾坤之理者,山川之质也;得笔墨之法者,山川之饰也”(石涛语)。也就是说,无论是创作还是画理,都是从自然万物中得来的。所以,中国传统的文化积累正是物质世界的发展沉淀。当代花鸟画坛虽表面繁荣昌盛,但真正有内涵的——见笔墨高度的作品可谓凤毛麟角,大多还是在文人的圈子里舞弄笔墨,或者勾勒繁花世界罢了。王子国正是从这个基点上“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将现实生活和传统文化相连,将笔墨表现与时代风尚相融,“师古而化之”,广收博取,融合贯通,又深入生活,写当代笔墨,使得作品清新雅逸,笔底出新,承传统又自创一格,是艺界所崇也。
  
  于是,笔墨与形象,色彩与笔法,意境与性情都因画家本人始终坚持笔墨方法,在以古典为前提的探索中,形成了新的艺术形式和魅力,在他的作品里发出无尽的生动的审美意象。这也验证了从自然生活中进行提纯与积累,主观意象在与客体撞击、渗透、交融的过程中,是可以产生具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的。这里的前提是,画家王子国客观把持了艺术发展是在渐进中演变的这一学术思想,并执迷于传统,又勇于解析和探索新的语言表现形式,这是他艺术中最为可贵的品格。“路漫漫其修远兮”,已进入成熟创作阶段的王子国先生,定会排斥当代艺术氛围的俗尘,始终保持纯净的艺术心态,并不断地在传承中实现自我超越,以此指引当代花鸟画的创作方向。盎然生机素中出,正是我们的期待。

  (作者系省直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大型系列丛书《三湘骄子》主编。)

  王子国作品赏析:

 

盎然生机素中出

 

盎然生机素中出

 

盎然生机素中出

 

盎然生机素中出

 

盎然生机素中出


 

                                  

Tags:盎然 生机 中出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