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湖南民生在线-湖南在线民生频道-湖南民生在线新闻网-湖南民生新闻网-湖南民生在线网-湖南民生频道

当前位置: > 休闲·旅游 >

“干国良臣”陶澍

文/李华献
时间:2022-08-10 17:13来源:湖南民生在线 责任编辑:wumingde

陶澍(1778-1839)

  陶澍(1778—1839),号云汀,字子霖,湖南安化小淹人,清嘉庆七年(1802)他24岁,通过科举,考中进士,踏入仕途,官至两江总督(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上海一市)兼两淮盐政。集江南政、财、军权于一身,成就了一方封建大业,流芳后世。

 
  在清代的官场,“莅任之始,不问地方之利病,先问亏缺之肥瘠。到任之后,廉者有择而受之,不廉者百方罗致”(见《清道咸宦海见闻录》)。百姓戏称“三年清知府,十万两雪花银”。在清道光年间,由于吏治松弛,官场腐败,官吏不廉,特别是河工、漕运、盐政等问题成堆,贪赃枉法者比比皆是。
 
  陶澍为政期间,注重吏治,注重教育,注重人才的培养。他巡视江南漕务,明查私访,事必躬亲,提出州县漕弊,源于上司不能正已,主张“以身卒属,以肃吏治,以厚民生”。他对污吏予以查办,对弊政予以裁革,对腐败深恶痛绝。
 
(一)
  清嘉庆二十年(1815)九月,陶澍任巡漕大臣,奉命巡视江南漕务。当时江南各省每年将大批粮食运抵燕京,以供应北方官员、军队、百姓之用,称之为漕运(漕政)。陶澍离开北京,沿途视察漕务,明查私访,发现漕政官吏大多数贪污,腐败成风。十月三十日,他到达江苏省江浦巡漕衙门入住。各级办漕官员听说朝廷来了巡漕大臣,众多地方漕官纷纷前来参拜送礼。巡漕衙门人来人往,门庭若市,热闹非凡。有的送金银、珠宝、玉石、名人字画等各种贵重礼品礼物。陶澍以沿途劳累为由,一个也不接见。委托随巡人员代收礼品礼物,一个个登记送礼人姓名、礼品种类、数量。然后他派人到各地明查暗访,深入调查了解,掌握了贪官污吏的数额和贪污的手段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十天后,陶澍接见办漕官吏。巡漕衙门口,站立20个兵丁,厅门上悬挂着陶澍写的一副对联:
 
  要半文不值半文,莫道人无知者;
 
  办一事须了一事,如此心乃安然。
 
  这副对联,是陶澍的“座右铭”。送礼贪官以为陶澍接受了礼物,看了这副对联,就交头接耳地议论:“要半文不值半文,这是官样文章,是装模作样的。”廉者看了,觉得陶澍不像以前的巡漕大臣,对他寄托了厚望。
 
  所有漕官步入厅堂,全场肃立,首先由随巡人员师爷宣布送礼名单和礼品种类、数额。全场充满着紧张气氛,送礼贪官惊吓得不敢抬头,无精打采。宣布完毕,陶澍手拍惊堂木,生气地对贪官说:“你们薪俸不高,要养家糊口,哪有上千银两和珠宝玉石、珍贵礼物送上司?显然是来源不明。所送礼金礼品,全部没收归公,交地方作为修建书院(学校)之用,解决失学儿童入学问题。各地所欠漕粮,限在一个月内,全部交还清楚,违者从严惩办。”然后由师爷宣读《巡漕告示》,提出裁革衙门役费、惩腐倡廉十二项规定。
 
  一个月之后,陶澍再次召集漕官升堂议事。陶澍宣布所有漕官分为三品:对没有送礼,完成漕粮任务好的,定为上品,申报朝廷,官升一级;送了礼,没收礼品,漕粮任务完成好的,将功抵过,定为中品;对两名贪污严重、频频给朝廷送厚礼,认为有后台,拒不归还漕粮的,没收其转移和埋藏的金银珠宝财物,上缴国库,定为下品,革除官职,予以严惩。经过惩办官吏,追回漕粮,漕务大有起色。据《清史稿·陶澍传》记载:“陶澍巡漕仅半年,办500万石之米运抵燕京,为前后十年所未有。”故江南一带称陶澍为“陶清天”。陶澍严惩贪官的故事,至今还在江苏扬州、两淮一带流传。
 
(二)
  在嘉庆、道光年间,清王朝各省钱粮亏欠均在两三百多万银两,其中最严重的是安徽,亏欠则达一千多万银两。公元1821年,道光帝登基后,四川总督蒋攸锆向道光帝奏报,陶澍在四川任川东兵备道,治理有方,政绩昭著,治行为四川第一,堪胜大任。于是道光帝在养心殿召见陶澍,提拔陶澍为安徽省布政使,主管全省粮钱和人事。
 
  在此之前,安徽钱粮清查年年进行,魏源说:“三清查,四清查,新旧款目多于麻,前亏未补,后亏继,转瞬又望五查至。”因官官相护,阻力很大,没有一次钱粮清查是成功的。道光帝委托陶澍的主要任务是清查钱粮,严惩贪吏,追回欠款。
 
  陶澍受任到安徽后,立即调集藩司衙门原有档案,建立清查局,组织专门班子清理各州县亏欠钱粮数额。并按地方官员、年份、数额,落实清查欠款情况,累计有渎职亏欠官员62人。陶澍分别情况,予以处理。并制订《追捕章程》,限期追回欠款,上缴了国库。《清史稿·陶澍传》载:“安徽库款,五次清查,未得要领。陶澍自为布政使时,钩核档案,分别应劾、应偿、应豁,三十余年亏欠积案,豁然一清。”陶澍自此获得了“理财专家”的美称。
 
  陶澍惩治腐败,清理钱粮的杰出才能,深得道光帝的欢心和赏识,被视为得力心腹、奇才。道光三年(1823)正月,陶澍被擢升为安徽巡抚。正逢黄河、淮河相继大水,安徽三十多个州县成为泽国,房屋倒塌,颗粒无收,灾民成群。陶澍全力以赴,抢险救灾,在芜湖、合肥等地设立救灾指挥部,常备义仓。他亲自带头捐款,在各地修建育婴堂和书院(学校),哺养孤幼和解决失学儿童入学。制定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优待政策,稳定灾民,重建家园。他向道光帝奏报灾情,争取朝廷拨款,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治理黄河、淮河,兴修水利工程。提高洪泽湖、城西湖积水量,在淮河两岸筑堤防止洪水泛滥,确保了国计民生。同时,他还主修第一部《安徽通志》,被道光帝钦定为“全国省志样榜”。今湖南图书馆珍藏两本,其中一本为陶府《印心石屋赐书楼》所赠送,至今还很有参考价值。
 
  陶澍在安徽主政三年半后,调江苏省任巡抚。在他来安徽时,正逢“水连天”的泽国,颗粒无收的大灾荒年。在他离别时,已是“嘉禾满田”一片丰收景象。陶澍离开安徽时民众自发从四面八方纷纷赶来,个个依依不舍地含泪送别,并在芜湖、合肥修祠建坊,以示纪念,歌颂陶澍治皖的功绩。
 
(三)
  历代封建王朝,盐铁为政府专营,盐铁之税,与田税为国赋之主要项目。盐税是清王朝最大的财政收入。道光年间,应占全年总收入的五分之一。淮南、淮北两淮盐场,是全国最大、税收最多的盐场。据邓之诚编《中华二千年史·岁计》载:“东南财赋,淮鹾最大;天下盐务,两淮最重,可抵数省之钱粮。”由于清王朝政治日益腐败,沿袭明代“纲盐制”专买政策,被官商勾结垄断,从中渔利,成为封建统治阶级中拥有最雄厚经济实力和政治权力的垄断集团。纲商是盐业领域的寄生虫,据《中华二千年史·盐商》载:“扬州盐商服食、器用、园亭、燕乐同于王者”,“两淮盐吏,衣食屋宇,奢极华糜;饮食器具,备求工巧;绯优好乐,恒舞酣歌;宴食嬉游,殆无虚日;金银珠宝,视为泥沙”,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盐政衙门,是一个油水最丰厚的部门,不少人为了贪腐生活,行贿送礼,拉关系,千方百计往盐政衙门钻。
 
  在古代和旧社会,食盐主要是从海水和咸水湖中提炼,本来成本偏高,再加之官商勾结垄断,私盐猖獗,层层盘剥,从中渔利,致使盐价格昂贵,每斤价七八十文之多,边远山区是每百斤稻谷换取一斤食盐。因而,众多百姓买不起昂贵的食盐,而吃淡菜,使食盐滞销。全国各地盐业亏欠巨大,其中两淮于道光二年(1822)至道光九年(1829),共拖欠盐银4862万两,造成了大清王朝的政治经济危机。
 
  道光十年(1830),清廷晋升陶澍任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两淮盐政是关系到清王朝的财政经济命脉,这样重任,在当时官员中,实属少见。这是道光帝对他的高度信任,陶澍心知肚明。他善于理政理财,不敷衍,不拖沓,勇于任事,尽职尽责。他接任后,深入调查,考察两淮盐务,查明了上司不正,贪污腐败严重,下行仿效,巧立名目,虚报各种经费开支等弊端,把成千累万的浮费摊入成本,使食盐价格成倍增高,老百姓买不起昂贵的食盐,使食盐滞销,造成清王朝财政赤字。
 
  陶澍改革的措施:“裁减浮费,紧缩开支,降低食盐成本。”他不图个人享受,以身垂范,唯身先节省。首先精简庞大的总督府内设机构,裁减吏员、役工。除缉私人员裁减四成外,对酬酢、巡捕、匠作、作坊、凉篷、结彩、联额、轿旗、掉轿、朴戳、坐船、浴堂、厨夫、药匠、钟表、装潢、歌舞、戏乐等项及人员全行裁撤,为国家节省大量开支,做出了典范。然后裁减盐政衙门吏员及项目开支费用银十六万余两。裁减淮南和淮北两盐场吏员、役工,以及各种浮费、项目开支费用银近千万两。废除中间环节,革去上海、江西、闽浙、湖广等总埠,共裁去岸费银数百万两。这种精简机构,裁减吏员、役工,节约浮费的做法,当时在大清王朝,仅陶澍一人作典范,得到道光帝肯定。
 
  陶澍廉洁奉公,严于律己,他不仅不“择而受之,百方罗致”,而自己理所当然享受到的薪银,亦弃之不受,按朝廷规定,他兼任两淮盐政,每年发给他兼职薪银五千两,他拒收,裁革,上缴国库。他说他是两江总督,朝廷每年发给他薪银三万两,待遇够优厚。另外,按历年常规(朝廷默认),盐政衙门每年要送二万两“赏恩银”给总督府官吏分红。陶澍拒收,裁革,上缴国库。以期省一分之浮费,减一分之盐价。
 
  陶澍改革盐政。道光十一年(1831),他召集江苏巡抚林则徐、安徽巡抚邓廷桢、江西巡抚周之奇、上海提督王应凤,幕僚吏属魏源、贺长龄、包世臣、梁章钜、龚自珍、姚莹、陈銮、唐鉴、汤鹏、徐宝森、裕谦、黄冕,以及盐运使俞德渊、王凤生等济济一堂会商,提出废除明代以来的“纲盐制”,取消纲盐对盐业的官商垄断,严防贪腐,实行票盐法。规定任何人只要按章程纳税,发给票证,凭票运盐、销盐,只认票不认人。由盐运局统一印制三联票,每票10引,每引400斤。并制定了《盐法章程》《盐务改革章程十五条》。这项改革和举措,得到陶澍所有幕僚吏属的大力支持和拥护。因为这些精干能臣,是陶澍一手培养、提拔、重用的,成为陶澍的“智囊团”。
 
  票盐法奏呈道光帝恩准后,首先在江苏、安徽、河南等31个州县试行。不到半年,就运销233100引食盐,成效显著。然后,就在全国各省州县推广票盐法,出现了人旺财旺的繁荣销售景象。《清史稿·食货》载:“人知其利,远近辐辏,盐船衔尾抵岸,盐场畅销一空,为数十年所未有。”由此可见,实行票盐法,打破了以往纲盐制的官商垄断,使食盐昂贵滞销,而变成廉价畅销,符合商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利国利民。
 
  道光十二年(1832),陶澍实行盐票法后,除填补了历年遗留下来的亏欠外,另外,上缴国库盐税银4400余万两。挽救了摇摇欲坠的大清王朝的政治经济危机,为大清王朝打了强身针。因此,得到道光帝的欢心,下旨赐陶澍为“干国良臣”。
 
  陶澍治理两江三省及两淮盐政,使两江地区“百政俱兴”,成为全国人才荟萃之地,经济最富裕之地,伟绩卓卓,成就斐然。道光十五年(1835),陶澍晋京述职,从十一月二十五日至十二月十六日,道光帝在养心殿一连召见他十四次。往往一谈就是一两个小时,亲密无间,宛如兄弟。道光帝两次书写大、小“印心石屋”匾额,赐给陶澍。清廷还号召全国各级官吏,要向陶澍学习,要以陶澍一贯“勤奋、俭朴、清廉、治吏、政德、伟绩”六优为座右铭。并要求各自按其职责撰文“六省吾身”,检点言行,洁身自好,仿效陶澍,争做大清良臣。
 
  《清吏稿·陶澍传》载:“澍治河、治漕、治盐、治吏有功,垂百年之利。”特别是陶澍改革盐政,推行票盐法,使清政府的盐税收入有了保障,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项重大经济改革,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后世影响甚大。同治、光绪年间,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李星沅等,先后任两江总督,都继承了陶澍的票盐法。左宗棠后任陕甘总督,张之洞后任两湖总督,在陕西、甘肃、新疆、湖南、湖北等省都推行了票盐法。
 
  历代史学家及朝廷要员,对陶澍的“票盐法”和政绩评价甚高。新中国成立前的《东方杂志》(第34卷第7期)刊登曾向丰《中国盐政之动向》一文说:“道光期间,两江总督陶澍,于两淮改行票盐法,革除纲商专岸弊病,惩治贪腐,于是盐务颇有起色,国家盐税大增,是历代所未有……”
 
  《清史稿》载:“当时有一批科举出身的青年朝官,如张之洞、宝廷、张佩纶、陈宝琛等四人,都是同治期间进士,进入翰林院后,喜欢评论朝廷大事,时称‘翰林四谏’。”在陶澍病逝四十年后,他们评论:“纵观历代盐政,极其繁琐复杂,治盐惩腐有方,办理最有成就者,仅仅是春秋时的管仲、唐代的刘晏、清代的陶澍三人,其他不可多见。”“论道光来人才,当以陶文毅(澍)公为第一。实为黄河之昆仑,大江之岷也。”(见张佩纶《涧于日记》、张之洞撰《先哲录》)
 
  “实为黄河之昆仑”,比喻陶澍培养人才,像黄河发源于昆仑山一样,源远长流。这种比喻,虽然有些过高,但陶澍重视人才,培养、识拔、重用人才,对近代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是实在的,是有功之臣。上述陶澍幕僚吏属、智囊团能臣皆是。诸如魏源对陶澍常怀知遇之恩,他在文集中写道:“源是弱冠入京,及来江左,受陶公栽培十余载。”他与陶澍情同手足。陶澍病逝后,为他整理遗著,撰写行状墓志,神道碑:“公为翰林能诗,为御使能言,为江南能吏与廉吏。”(见《魏源全集》)林则徐在陶澍花甲时,赠诗云:“入陶府领谆多载,栽惠成林寿比松。”(见《江宁惜阴诗选》)
 
(四)
  魏源在《陶文毅公行状》载:“陶澍为官数十年,起居于寒素,拒盛宴。”陶澍不坐轿,有一次步行到吴淞江水利工程竣工验收,快到二更时分才回到馆舍。客厅里摆上了丰盛酒宴,只等总督大人入坐。陶澍步入客厅,见满桌山珍海味的菜肴和香烟美酒,就火了,“这是谁在搞铺张阔绰?是鱼肉百姓,吾吃不下。吾一生不抽烟,不喝酒,撤掉!”馆舍吏员躬身连忙向陶大人解释道:“禀大人,历代总督来视察,都是这样招待的,并非您陶大人来特殊。”陶澍听了,才缓和地说:“这次就算了,从此以后,要禁止这种大吃大喝的不良之风。吾下次来,就简便,以吃素为好。”
 
  陶澍根据“一日三省吾身”的古训,设立“省身日记”,检点自己言行,去污除秽,以洁自身。他反对贪污索贿,拒收礼物礼金。他反对奢侈豪华,提倡生活俭朴。他说:“省一筵宴之费可活几人,省一交际之费可活几人,省一土木之费可活几人。”(见《三省水灾劝赈告示》)
 
  在他的影响下,他的亲属也能保持廉洁。陶澍病逝后,淮商为了“清德谢恩”,以白银四万两赠送他的夫人黄德芬。黄说:“夫君生无亏,死无欠,不要污染吾夫子。”她拒绝了这笔厚赠,在家“居躬纺织”,以育儿女。
 
  曾国藩创办湘军,朝廷不拨军饷,主要靠富户募捐。他想陶澍任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时间长达十年之久,是历史上任此职时间唯一最长的一人,至少有几千万两或上亿两白银积蓄传给后人。他要求陶澍之子陶桄(少云),大量捐献。陶府管家左宗棠向曾国藩交底,把陶澍所有的家产(包括房产)集合起来,还不足五万两白银,使曾国藩大失所望,感叹不已,摇头连声道:“寒酸、寒酸,实在太寒酸了!十个盐政,有九个是巨富。历代以来,唯独陶澍一人是清官的清官。”(见赵烈文《能静居日记》同治六年(1867年七月十九日)。
 
  陶澍一生廉洁奉公,为后起之秀曾国潘、左宗棠、胡林翼、李星沅等,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对他们后来廉洁从政一生影响很大。陶澍为国为民做了一辈子的好事,在四川、陕西、山西、上海、安徽、江西、江苏、湖南等他任职的地方,至今还流传着不少“清官陶澍”的故事。特别是在他家乡湖南益阳安化民间编成戏曲,每当逢年过节架台演唱,颂扬至今不朽。湖南花鼓戏精粹《陶澍访江南》,益阳花鼓戏剧团演出,湖南环球影业策划,拍成电视连续剧1至6卷,2000年,辽宁广播电视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至今我还保存了一套影片。
 
  (作者:李华献 单位:湖南省地质矿产局 原载湖南省文史研究馆《文史拾遗》2016年第2期)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湖南民生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民生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但请注明来源“湖南民生在线”。
2、非湖南民生在线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至fzpd2008@126.com邮箱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删除。

顶一�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