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湖南民生在线-湖南在线民生频道-湖南民生在线新闻网-湖南民生新闻网-湖南民生在线网-湖南民生频道

当前位置: > 社 会 >

80后湘伢子成国家首席科学家 研究成果获国际医学界认可

时间:2017-12-17 18:14来源:长沙晚报 责任编辑:刘艳

湘雅三医院青年专家吕奔长期坚持原创性研究,在医学领域不懈奋战,系列成果被国际医学界专家评为“重大原创性发现”

80后湘伢子成国家首席科学家 研究成果获国际医学界认可

工作中的吕奔。 长沙晚报通讯员 蒋凯 摄

人物名片

吕奔,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中组部“千人计划”青年专家、国家973首席科学家和国家优青基金获得者。

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对血液系统疾病,特别是感染性疾病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发表相关SCI论文15篇,以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的身份先后在世界顶尖级学术期刊《Nature》和《PNAS》等杂志上发表了系列成果,被国际医学界专家评为“重大原创性发现”。

美国冷泉港实验室,世界生命科学的圣地与分子生物学的摇篮。

不久前,第八届国际损伤相关模式分子及警戒素大会在这里召开,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教授、中组部“千人计划”青年专家、年仅34岁的吕奔,作为中国被邀请的唯一科学家作主旨演讲,首次向全球公布了他和他所领衔团队的科研成果。

会上,来自全球的专家就吕奔团队发现的全新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业内人士表示,这一研究从全新的角度解释了脓毒症休克的关键病理生理机制,开拓了脓毒症研究的新靶点,为今后的治疗指明了方向。

为拜导师门下,他口出“狂言”

小时候,爷爷常指着一张世界地图告诉吕奔:“科技对我们国家非常重要,你以后要把全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学到手,报效祖国!”就是从那时开始,吕奔心里便种下了科研的种子。

凭着优异的学习成绩,吕奔考上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大二的时候,吕奔一边学习基础知识一边涉足科研。由于医学生课程较多,他只能白天上课,晚上做实验。吕奔联系的神经解剖与神经生物学实验室位于湘雅医学院人体解剖楼内,到了晚上,整栋楼静悄悄的,吕奔每天都是壮着胆子,独自在陈列着各种人体器官和尸体的实验室里做实验。

“有一次做得忘记了时间,我担心回宿舍会吵着同学,深夜里一个人到负一楼洗手间淋浴,隔壁就是停尸房。”吕奔说,静夜里哗哗的水声让他第一次感到了敬畏和恐惧,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学医之路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以挽救更多生命。

从大学开始,吕奔便接连发表了多篇有国际影响的学术论文。在著名血液病专家陈方平导师的鼓励下,2008年,吕奔作为国家公派留学生赴美攻读第二个博士学位。

吕奔申请的Feinstein医学研究所是炎症研究领域的发祥地,代表美国在炎症与脓毒症研究领域的最高水平。该研究所的所长Kevin J. Tracey教授是炎症学说的建立者,吕奔希望能成为他的博士研究生。然而Kevin不仅是该研究所所长,也是一名临床医生,同时还是医疗集团的负责人,工作繁忙。

后来,吕奔终于找到机会见到Kevin时,Kevin却很不客气地告诉他:“我不招研究生,因为没时间培养学生。”

“你这两三年缺乏顶尖级科研成果,就是因为没有招收像我这样的学生。”吕奔一股倔劲上来了,竟然口出“狂言”。看着吕奔坚毅的眼神,Kevin态度竟发生了急转弯,欣然招收了吕奔。

在美发现炎症性疾病的重要药物靶点

放出了大话,当然不能给中国人丢脸。吕奔为此使出了浑身解数。

在美国读博期间,除了参加中国大使馆组织的活动外,吕奔几乎整天泡在实验室里。为了保持对科学前沿的了解,他白天做实验,休息时间就加班,每天凌晨5时就起床看文献。

功夫不负有心人。吕奔发现了脓毒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中一个重要的药物靶点——蛋白激酶R,该靶点的发现可能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措施。由于该项科研成果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巨大的市场前景,被美国学术界评为“医学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

因为该研究发现,吕奔打破了美国纽约地区博士研究生的成果记录,连续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和《PNAS》发表了原创性科研成果。由于他在这些工作中起主导作用,导师让他在上述论文中既当第一作者,也兼通讯作者。未经博士后和讲师阶段,吕奔即被美国顶尖的研究所聘为助理教授。Kevin也越来越欣赏这名优秀的学生,希望吕奔跟随他一直在美国工作。

放弃美国高薪,立志回国做一名好医生

然而,吕奔还是义无反顾地放弃高薪选择了回国。

脓毒症是感染、烧/创伤、休克等急危重患者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于前列腺癌、乳腺癌及艾滋病三种疾病的总和。有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出现2500万脓毒症病例,800万人因此失去生命。

“我是一名血液科医生。白血病尤其是急性白血病死亡率很高,是由于白血病可以导致人体免疫严重受损,容易引起致命性的细菌感染——脓毒症。因此,大部分白血病最终死于脓毒症。”吕奔告诉记者,脓毒症是一种常见且凶险的疾病状态,其死亡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是人们对脓毒症致病的关键机制仍不清楚。过去国外学者曾提出脓毒症的炎症因子理论,但该理论最近在临床实践中被推翻。

回国后,吕奔领衔的团队始终坚持原创性研究。他们最近的研究发现,细菌内毒素通过一种叫做高迁移率蛋白-1的血浆蛋白转移至细胞内,诱导细胞焦亡(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发生,最终导致脓毒症休克和死亡。这是一个很大的理论突破,可能为今后临床应用提供重要方向。

由于在脓毒症休克研究方面有重大突破,吕奔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青年学者,成为湖南第一个青年973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追梦心语】

吕奔:回到国内工作,我给自己定了两个任务:第一个是做好医生;另一个是希望在临床医学研究上有更重要的突破,为很多患上了目前来说是不治之症的患者带来福音。

目前,我们研究团队希望能通过系列原始创新和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脓毒症致病的新理论,在世界学术界发出强有力的中国声音,并最终能应用于临床,造福大量脓毒症患者。

(长沙晚报记者 唐江澎 通讯员 余希)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