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张剑飞市长作客中国网嘉宾访谈节目张剑飞(右)市长作客中国网嘉宾访谈节目今日下午4点,全国人大代表、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剑飞做客中国网嘉宾访谈节目。【个人简介】 张剑飞,长沙市市长。男,1962年11... 张剑飞市长作客中国网嘉宾访谈节目 张剑飞(右)市长作客中国网嘉宾访谈节目 今日下午4点,全国人大代表、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剑飞做客中国网嘉宾访谈节目。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国网“两会访谈”,本期节目得到了网易、星辰在线和红网的大力支持。今天我们为大家邀请到的这位嘉宾有过海外留学的经历,所以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海归市长”;他不胜枚举的亲民举措,让老百姓把“民生市长”的头衔送给了他;他还在网上开辟了民意直达的绿色通道,不厌其烦地解答热心网友的提问。他就是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会城市长沙市市长—张剑飞。张市长您好! [张剑飞]: 谢谢,过奖了。 [中国网]: 非常欢迎您的到来。首先我们想问一个有关金融危机的问题,因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可是我们看到长沙市的GDP和工业总产值以及地方财政收入实现了三个“3”的突破,我们想请教您,长沙市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您觉得最成功的地方是什么? [张剑飞]: 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长沙也带来了比较大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中小企业经营和销售的困难,房地产的滞销,下岗就业的压力增大等等方面。但是去年经过全市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我们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过3000亿,达到了3000.9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过了300亿,达到342亿;工业总产值过3000亿,达到3400多亿元,都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15.1%,地方财政收入也超过了30%。 [张剑飞]: 我想去年之所以我们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关键有几点。一是我们动手比较早。比如去年尽管我们遇到了百年一遇的冰灾,但即使在供电最困难的时候,我们都保证了大型公用企业的用电。去年7月份湖南以及整个华中、华南地区缺电,当时我们市委市政府决定每天拿出50万补助电厂来发电,一个月支付1500万给电厂,由它们保证我们的电力供应。 第二,在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大概在7、8月份的时候,当时大家都说贷款很难的时候,我们已经觉得金融危机下一步影响的主要是企业的销售,很可能国家会采取放松银根的举措,所以在8月份的时候我们就告诉企业要做好国家拉动内需的准备。我觉得早决策是我们的一个体会。另外一个体会,我们帮企业。去年我们搞了一个“百日行动”,今年我们从1月份开始派了1000名干部到企业去,帮助他们解决用地的困难、报批手续和融资的困难。 [张剑飞]: 第三,通过各种场合,鼓励大家增强对长沙发展的信心,使得整个长沙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对发展是充满信心的。 为了应对今年的危机,我们采取的措施就是扩大投资、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我们确定了十大基础设施项目。 [中国网]: 有哪些? [张剑飞]: 包括地铁工程、污水管网建设,包括高速公路项目、高速铁路项目和铁路项目,还有十大民生工程,十大产业产业工程,这100个项目总的投资是3480亿,其中今年投资1425亿,通过扩大内需来拉动经济。 第二是帮助企业。第三是千方百计加快服务业的发展。长沙服务业占到42%,所以服务业是半壁江山。从1、2月份情况看,社会零售总额增长情况非常好,都超过了20%的增长。所以我们还是有信心的,今年我们确定的目标是12%的增长,我们还是很有信心的。 [中国网]: 这个目标比全国锁定8%的目标提高了4个百分点,应该是很高的目标。 [张剑飞]: 因为我感觉到金融危机对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的影响不一样,金融危机对沿海的影响大于对内地的影响,对出口型企业的影响大于对一般以内贸为主企业的影响,对企业的影响大于对政府的影响,对地方政府的影响大于对中央政府的影响,对财政的影响大于对GDP的影响。 我们长沙一个是遇到这次国家宏观政策的机遇,再一个我们感觉到自己的经济结构是以内向型为主,出口只占到5%。另外,我们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基础,又是省会城市,又是中部地区,当然应该率先发展。 Tags:张剑 剑飞 飞市 市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