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湖南民生在线,湖南民生频道,民生频道,湖南民生新闻网,民生新闻网,民生湖南在线,民生湖南网,湖南民生网

当前位置: > 经 济 >

财富跨过751亿 黄俊钦超黄光裕将问鼎首富宝座

时间:2015-11-13 18:37来源: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截至昨日,*ST金泰(600385)连续第29个涨停,该公司实际控股人黄俊钦通过此次借壳上市计划,账面财富已跨过751亿元大关。如其旗下新恒基集团核心资产注入*ST金泰的计划一旦成行,黄俊钦将刷新其胞弟、前首富黄光裕的“国美神话”
  核心提示:核心提示:截至昨日,*ST金泰(600385)连续第29个涨停,该公司实际控股人黄俊钦通过此次借壳上市计划,账面财富已跨过751亿元大关。如其旗下新恒基集团核心资产注入*ST金泰的计划一旦成行,黄俊钦...       核心提示:截至昨日,*ST金泰(600385)连续第29个涨停,该公司实际控股人黄俊钦通过此次借壳上市计划,账面财富已跨过751亿元大关。如其旗下新恒基集团核心资产注入*ST金泰的计划一旦成行,黄俊钦将刷新其胞弟、前首富黄光裕的“国美神话”,在胡润百富榜上取得领先。

财富跨过751亿 黄俊钦超黄光裕将问鼎首富宝座

资料图:黄俊钦

财富跨过751亿 黄俊钦超黄光裕将问鼎首富宝座

资料图:黄光裕

北京晨报8月14日报道  又一场财富神话正在资本市场上演。昨天,*ST金泰(600385)又是开盘即封住涨停,而这已是该股连续第29个涨停。这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也开始浮出并备受关注,此人就是黄俊钦。据估算,通过此次借壳上市计划,黄俊钦的账面财富已跨过751亿元大关。

事实上,黄俊钦将其旗下新恒基集团核心资产注入*ST金泰的计划一旦成行,他必然将刷新其胞弟、前首富黄光裕的“国美神话”。在2006年的胡润百富榜上,身价140亿元黄光裕排名第二,哥哥黄俊钦以65亿元的身价排在第20位。如果一切顺利,这个排名将在2007年的百富榜上被完全逆转。

财富每天增长数十亿

“我们会按规定披露信息,但是现在还没有什么新的情况。”*ST金泰董秘昨天接受采访时异常平静。然而,这并不妨碍投资者的疯狂。“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昨天一位股民如此形容*ST金泰的暴涨。

在过去的近一个月里,*ST金泰丝毫不受大盘震荡影响,以每天5%的速率上涨。每一个涨停板,也都为其实际控制人黄俊钦带来了数十亿的财富增长。据了解,黄俊钦持有新恒基集团80%的股权,新恒基集团认购后,黄俊钦间接持有*ST金泰56亿股。昨天,*ST金泰收于13.42元,以此计算,黄俊钦的身价已超过751亿元。

2007年7月9日,*ST金泰发布的重大资产重组公告,把一向低调的黄俊钦推向了前台,也成为推动这次暴涨的直接动力。公告称,公司将以3.18元的价格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80亿股A股。其中,控股股东新恒基集团及关联公司以旗下价值221亿元(未经审计)的地产项目资产认购70亿股。新恒基拟置入上市公司的资产,囊括了黄俊钦及其关联人名下几乎全部的资产,此举也成为A股市场以借壳方式上市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重组之路一波三折

1985年,黄俊钦与弟弟黄光裕北上创立国美电器。1993年黄氏兄弟正式分家,黄光裕侧重国美的发展,黄俊钦则专心于房地产项目,创立新恒基。但是,与黄光裕游刃有余的资本翻滚不同,黄俊钦重组*ST金泰之路却显得一波三折。

2001年7月,*ST金泰挂牌上市,然而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上市仅5个月便被重组。当年12月,黄俊钦的新恒基集团以3000万元购买了*ST金泰26.99%的法人股。此后,为了保住壳资源,黄俊钦不断为其注入资金,累计过亿。直至2006年5月股改启动,新恒基作出新的决策——收缩战线,集中发展房地产主业。

目前,此次重组仍在等待证监会和商务部的核准。业界评论,由于根据方案社会公众股压缩已接近底线,在证监会的审批上面将面临风险。但*ST金泰的连续29个涨停,却似乎预示着一艘本土资本市场制造的地产“航母”正在逐渐成型。


   延伸新闻阅读:黄俊钦演绎A股财富传奇 一天身家增40亿元

   19岁开始闯世界

尽管人们对如今的黄俊钦、黄光裕各自建立起来的商业帝国有着各种各样的评价,但提起两兄弟的创业历程,人们还是由衷地充满敬佩。

北京市宣武区珠市口东大街,一家不起眼的服装店成为黄俊钦两兄弟的事业起点。1985年,当改革开放还在探索阶段,“地下经济”冒着随时可能“踩雷”的危险蓬勃发展,19岁的黄俊钦和16岁的弟弟黄光裕带着4000元钱从家乡广东汕头北上创业。

一开始,兄弟二人先是在内蒙古一带做贸易。一年后因不满当地人“轻易承诺疏于兑现”而转战北京。半年后开始在北京珠市口经营一家面积不足100平方米的门面——由此成为国美电器连锁店的发端。

经营之初,小店以卖服装为主。不过很快黄俊钦兄弟发现家电行业市场空间更大,1987年1月1日,国美电器诞生,由此二人走上财富大道。在当时,商家普遍以倒买倒卖抬高售价,以图在短时间内获得暴利。而黄俊钦兄弟经营国美电器却采用了一种截然不同的销售策略,以市场上最低的价格将商品卖给消费者,坚持零售薄利多销,这一策略后来成为国美的立业之本。

据后来人们讲,国美还是当时第一个在《北京晚报》中缝打广告的商家。报价广告登出后,国美电器生意出乎意料得好,“所有存货一卖而光”。

“第一桶金”的原罪论

18年的创富历程,黄俊钦的经历成为许多《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榜富豪们的一个缩影,“第一桶金”的原罪论同样成为他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

2006年10月份,《财经》杂志曝出黄俊钦受到一项针对其早年贷款的官方调查。初步官方调查结果显示,黄俊钦、黄光裕兄弟早年创业期间向北京中行的违规贷款和其后以租房形式向北京中行套取的逾亿元租金,以及之后的虚假房贷和车贷总计达到13亿元。这些贷款在鹏润和新恒基之间密切流动,最终流向境外,行迹可疑。这些资金既构成了上世纪90年代黄俊钦兄弟创业期的“第一桶金”,也在2000年之后继续支撑其扩张。这些贷款构成了如今北京中行案的核心案由,而资金的最终去向至今尚未调查清楚。

在上述调查中,静安中心的案例最有代表性。1995年,黄俊钦以首创集团下属新恒基公司名义接手静安中信大厦。当年下半年,静安中心破土动工,但资金很快告急,黄俊钦等人开始寻求银行贷款。1997年,黄俊钦以静安中心名义向北京中行贷款,当年贷款5笔,合计人民币2亿元。1998年,静安中心尚未竣工,黄俊钦等人采取篡改静安公司营业执照中法定代表人的手段,伪造“预售契约”,将在建中的静安中心首层、二层共计2237平方米的楼面,赠与女商人雷瑛全资持有的香港中怡集团有限公司。

随后,雷瑛将上述两层楼面作价1.17亿元租赁给北京中行,租期50年,用做北京中行静安支行的营业场地。这一昂贵的租价,相当于每平方米5万余元,甚至高出当时楼价数倍。尽管静安中心远未竣工,但双方租期却始自1998年,北京中行分数笔将1.17亿元租金悉数付给中怡。事后证实,中行静安支行2003年才搬进静安中心办公。

“当然,上面这些都是来自于媒体报道。时至今日,尚难确认公安部正在展开的立案调查会否最终触及黄俊钦,也难以判断他早年创业期的违规或违法贷款究竟是何情节,留下了多大的债务亏空。”一位商界人士这样评论道。 (北京商报)

Tags:财富 富跨 跨过 过7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