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湖南民生在线,湖南民生频道,民生频道,湖南民生新闻网,民生新闻网,民生湖南在线,民生湖南网,湖南民生网

当前位置: > 经 济 >

湖南蓝山县:解放思想谋对接 科学发展促崛起

时间:2015-11-13 18:37来源: 责任编辑:
中共蓝山县委书记许洋名 近几年来,蓝山县捕捉广东沿海产业转移机遇,充分发挥湘粤边界区位优势,主动对接产业转移,带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1至9月,全县进出口贸易额居湖南第6位,占永州市77.9%,被确定为湖南省10个承接
  核心提示:中共蓝山县委书记许洋名   近几年来,蓝山县捕捉广东沿海产业转移机遇,充分发挥湘粤边界区位优势,主动对接产业转移,带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1至9月,全县进出口贸易额居湖南第6位,占永...     中共蓝山县委书记 许洋名
  近几年来,蓝山县捕捉广东沿海产业转移机遇,充分发挥湘粤边界区位优势,主动对接产业转移,带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1至9月,全县进出口贸易额居湖南第6位,占永州市77.9%,被确定为湖南省10个承接产业转移试点县之一。

  在广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今天,蓝山县委、县政府认真把握形势,对承接产业转移、推动科学发展作了进一步探索,果断提出了“兴园建市,承接崛起”的发展战略,以思想解放推动再次创业。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特别是近几年蓝山的快速发展充分证明,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蓝山发展的速度。主动对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以毛织业为代表的加工贸易,是蓝山三十年改革开放最为经典的代表性成果之一。蓝山解放思想的中心任务就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力以赴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实现“兴园建市、承接崛起”战略目标。

  转变观念

  改善对接环境

  近两年,蓝山通过抢抓产业转移机遇加快自身发展,创造了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新优势。永连公路、蓝嘉公路全线贯通,永蓝高速、厦蓉高速正式开工,衡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湖南设立唯一县级协检机构,实现就地出入境检验检疫,蓝山发展加工贸易在全省具有十分突出的产业先发优势、区位优势和服务优势。目前,全县加工贸易企业发展到560家,6家年产值过亿的战略投资者相继引进、投产。2007年被评定为湖南省唯一的毛针织业基地县、湖南省民营经济强县,2008年1~9月全县进出口额位列全省第6位,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77.9%。

  蓝山进一步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抢建湖南对接粤港地区产业转移桥头堡、排头兵和示范区,务必要进一步强化五种意识实现作风转变。一是强化平等意识、进一步开门纳客。地头蛇永远是蛇,始终不可能成为龙。蓝山先要容纳世界,然后才能走向世界。要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使企业能够获得起点的平等、机遇的平等,确保客商“进行来、发得起、带得走”,不断完善良好机制,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有书读、工伤有保障,在蓝山实现安居乐业。二是强化法制意识、坚持依法行政。大力营造学法、知法、懂法良好氛围,创设优良治安环境。加强执纪执法工作人员的执法监督,严查“开门招商,关门吃商”和坑商、害商等行为,避免僵硬执法;专门成立企业法律服务组,给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支持和法律服务,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三是强化诚信意识、实现互利共赢。大力建设诚信经济,凡政府作出的承诺和出台的优惠政策,都认真落实到位,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同时,大力加强信用建设,努力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光荣、失信可耻、信用即财富的共识和理念。四是强化竞争意识、突出招商引资。资本逐利使得产业转移具有选择性特点,必须摒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庸俗思想,摒弃“事事不出头,甘当中下游”的中庸思想,重点通过完善奖惩激励机制,重点激发社会招商热情,走政府招商、社会招商并重之路,以友招商、以诚感商、以情动商、亲商爱商,实现单一项目招商转向链条整体招商,突出招大商、招好商、引进战略投者,不断提高对接质量。五是强化人本意识、营造和谐氛围。发展以人为本,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要求,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严守“粮食生产、生态环境、节能减排和改善民生”四条底线,切实加大解决群众“三最”问题力度,切实保障群众合法利益,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良好社会条件。

  明确发展战略

  确立“兴园建市”目标


  作为毗邻广东,受广东经济辐射大,受广东观念影响深的蓝山,在全省解放思想中理应走在前面。蓝山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历程,正呈现出鲜明的加速倍增的态势。2000年县城面积不到3平方公里、人口大约3万人;2004年县城面积约5平方公里,人口大约5万人;2008年县城面积约12平方公里,人口达到了10万人左右。产业工人2000年大约三四千人,2004年约为2万人,2008年仅毛织业从业人员就达到4万余人。工业增加值2004年以来每年增幅都超过30%,年均增幅达到38.6%。众多发展事实证明,紧紧抓住产业转移机遇,是经济落后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跳跃式发展的捷径。如广东省东源县工业经济产值2002年仅为7.45亿元,2007年工业总产值达64.6亿元;财政收入2002年为3800万元,而在2007年达2.02亿元,五六年时间可谓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立足深入研究沿粤边界后发地区发展规律、正确领会省里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城市化新部署、全面考察县情发展基础与条件和准确把握沿海产业转移大势,蓝山提出了“兴园建市、承接崛起”全新战略,即:今年下半年起步,建好2平方公里工业园,力争用3年时间,初步建成10平方公里核心园区,用8年时间,到2015年建成30平方公里工业园,县城面积达到42平方公里,县城人口达到25万,蓝山崛起一座新型中等城市。必须按“两型两化”(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要求,按照“设施齐、用地省、污染低、效益好”的要求,全力推进核心工程30平方公里工业园建设。一是创新规划理念,实现以园养园。突破工业园区只能安排单一工业用地的传统思维和条条框框,突破工业园建设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性资金投入征地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做法,突破加工贸易工业园投入高、回报周期长、承接产业转移成本大的怪圈,综合用地比例要达到40%,交叉路口等黄金地段要优先安排商贸开发,按照城市规划区的设计理念来配套安排基础设施、城市功能和各类用地,通过商住、综合用地的土地出让弥补园区建设资金,实现园区自养。二是坚持产业集聚,实现以园拓业。紧紧抓住产业支撑,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认真规划毛针织、制鞋、电子机械、竹木精深加工等优势产业“园中园”,形成以企业集聚为基础的产业特色,专业园区实行一次性总体环评,实现生产环节分工合作,促进产业链条内部优化,降低企业采购成本,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三是完善园区功能,实现以园兴城。工业园就是蓝山“两型两化”结合点,园区功能要既适应工业发展,又结合新城市建设,在规划好工业主体功能区的同时,按宜居要求规划村民聚居区,因地制宜规划好休闲、绿化空间,使三五年内工业园区初步显现厂房林立、人气兴旺、社会和谐的繁荣景象。

  找准突破方向

  破除制约瓶颈

  一是以广东的标准对接基础设施。交通设施上,永连公路蓝山至南风坳路段按照“生态文明”高标准年底前可以完成改造,同时与清连高速建立互通。用电保障上,工业园区全部纳入国网供电区保障用电优质、平稳。园区设施上,东方大道要建成全市最长、最美、最旺的城市主干道,新建厂房均须按照广东现行建设标准进行设计、施工。二是以广东的做法推进厂房建设。优先引进工业地产开发商,对园区建设实行分片按规划整体开发,对路网等投入大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一次性划地回报、一定时限路牌广告经营权和道路命名权等优惠措施,确保他们有利可图。积极发动民间资本投资建设。按现代企业制度筹建几个类似工业地产开发商形式的大型股份公司,创造一个公开、透明、可预期的良好发展环境,积极引导群众将财产性收入和劳动力收入由消费资金转为生财资本。以当年办毛织厂敢为人先的勇气和决心,走“政府引导、部门带动”之路,出台鼓励支持和考核奖惩办法,县财政给予收益保障、贷款贴息、租金补助、税费优惠等,鼓励企事业单位投资建设示范性标准厂房,带动社会资金全面参与园区建设。三是以广东的样板完善园区配套。实行通路、通水、通电、通网、通信、通管、通电视和土地平整等“七通一平”。四是创新机制破解几个难题。融资方面由县财政首期注资300万元牵头组建由县政府、部门、企业以及民间筹资等多方出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融资建设工业园区提供担保。用地方面积极实行土地流转试点,深入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里加速城市化的重大部署,积极探索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为主的股份合作经济,按照社会保障换承包地、住房换宅基地的思路,在工业园区一期10平方公里规划区内的10个行政村,积极稳妥试点组织农民以土地承包权入股,通过领取“股金、薪金、保障金”,实现农民向工人、向居民和向股东的转变,保障园区用地需要。服务能力方面积极整合资源建设物流中心,在永蓝高速以东、东方大道以北、永连公路以西规划0.5平方公里,全力打造全市乃至湘南粤北适应承接产业转移需要的现代物流平台。行政效能方面,全面推行“项目代理”制度,由政府职能部门向新落户企业免费提供项目申报、审批、落户的全程代办服务。

Tags:湖南 南蓝 蓝山 山县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