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l 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是2003年4月18日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园区,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的一家有色金属工业园区。l 郴州出口加工区位于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区内,是2005年6月3日经国务院...
l 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是2003年4月18日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园区,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的一家有色金属工业园区。 l 郴州出口加工区位于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区内,是2005年6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2007年7月20日通过了国家九部委的联合验收,同年11月正式封关运营。 l 自今年3月起,两区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 自今年三月,郴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将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区和郴州出口加工区进行整合以来,园区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市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通过园区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目前,园区经济运行呈恢复性增长态势,灾后重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加工贸易发展来势较好。 一、发展思路进一步理清 园区按照“解放思想无止境,咬定发展不放松”和“生态、特色、科技、效益”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大企业引进,大项目带动,争当新型工业化排头兵”发展战略,严格按照“四高两低”(产业关联度高、产品科技含量高、单位土地产出率高、财税贡献率高、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低)的要求引进战略投资者,进一步明确了“一、二、三、四”的发展思路,即:1、瞄准一个目标:力争再用3—5年的时间,将园区建设成为“产业特色鲜明、基础设施一流、服务管理规范、生态环境优美”的国家级园区。2、建设两个基地:郴州稀贵金属深加工产业基地、湖南数字视讯产业基地。3、打造三个载体:努力将园区打造成为外向型经济与民营经济竞相发展的载体;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载体;电子信息产业与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共同发展的载体。4、突出四个“抓手”:抓项目建设,培育支柱产业;抓土地经营,拓展发展空间;抓资金筹措,破解发展瓶颈;抓队伍管理,打造高效团队。 二、招商引资来势较好 坚持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园区经济工作“第一菜单”。通过以商招商、小分队招商、节会招商、网上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今年1—7月份完成合同外资3730万美元,同比增长234.53%;实际利用外资487.27万美元;实现内联引资4.98亿元。已签约的项目有10万吨铅冶炼(总投资6.03亿元)、金鸡矿业 (总投资6500万元)、长福有色(总投资2000万元)等项目;准备签约的有南华电子、东宝电子、天通股份、贯达电子、国民物流等项目;在谈的有华阳电子、胜美达电子、香港宝时利、湖南有色特种钢项目等10余个。 三、项目建设有力推进 坚持“大企业带动,大项目引进”的理念,按照“抓开工、抓续建、抓升级”的思路,明确工作职责,实行“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队伍”的产业项目责任制,加快项目建设步伐,促使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收益。今年1—7月份,有三个投资过亿元的项目开工奠基。4月30日,台达电子项目、海志电池举行了开工奠基仪式。目前,这两个项目都已全面开工。 四、内部管理进一步加强 一是建章立制。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要求,逐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各项工作逐步迈入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轨道。根据整合后的园区特点和职责要求,先后制定出台了《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区(出口加工区)管理制度》(试行)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初步建立了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的长效机制。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围绕建设一支思想政治过硬、业务精干、作风务实、纪律严明、朝气蓬勃的干部队伍目标。一方面,严格按照德才兼备、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对中层干部实行竞争上岗,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用好,为有潜力的能人搭建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对新进的人员按照公开选拔、选调的原则进行录用。另一方面,管委会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开展讲座和鼓励自学等多形式、多渠道切实抓好干部职工的培训教育,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三是加强干部考核、督查和民主监督。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现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进一步加强了对干部的管理、考核和民主监督。 五、征地拆迁安置工作有序推进 园区规划面积22.5平方公里,首期开发5平方公里,其中出口加工区3平方公里。面对征地拆迁安置矛盾多、纠纷多、压力大的困难。园区一是组建班子。抽调精兵强将及时组建了征地拆迁安置办公室,专门负责园区征地拆迁安置工作。同时从苏仙区抽调近10人组建协调小组,负责做好拆迁安置村民的思想工作和基础工作。二是制定方案。经过多次与安置户洽谈,已初步拟定了安置方案。今年以来,做好了金贵10万吨一步炼铅项目221亩的征地前期工作,做好台达生活区100亩征地工作,落实了出口加工区已拆迁户的安置规划。目前,正在落实宅地到组、到户工作。 六、经济运行呈恢复性增长 今年1—7月份,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8.9亿元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12亿元);完成合同外资3730万美元,同比增长234.53%;实际利用外资487.27万美元;实现内联引资4.78亿元;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810.5万元;完成财政总收入5768.86万元,同比增长53.67%;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475.72万元;完成进出口总额2100万美元,同比增长46.8%,其中完成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638万美元。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超半的目标。 七、驻园区单位服务高效 海关、财政、检验检疫等驻园区单位与管委会一道着力打造高效服务园区,特别是长沙海关驻郴州出口加工区办事处不仅实现24小时通关服务,还推行“属地报关、口岸验放”的通关模式。6月16日,又率先在长沙关区实现“F通道”,使通关时间由原来的5小时缩减为现在的3分钟以内,为企业提供更快捷、方便的通关服务。大大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提高了通关时效。(编稿吴健伟 何宗仁)
|